邏輯運算與邏輯門
什么是電?
??宇宙中物質的基本構成單位是原子,原子是由一個原子核和若干電子組成。原子核帶有正電荷,電子帶有負電荷。由于電荷相反,原子核和軌道上的電子之間有一定的吸引力,因為電子在一定軌道上圍繞著原子核運動。

??原子的最外層軌道上可能有松散結構的電子,它們只要很小的能量就可以從母體原子中分離出來,因此這些電子也被稱為自由電子。自由電子在物質內部隨即移動,從一個原子轉移到另一個原子。當一個物體因為外部能量失去電子后,其原子核攜帶的正電荷就要大于負電荷,物體表現為帶有正電。當一個物體獲取了電子后,其電子攜帶的負電荷就要大于原子攜帶的正電荷,物體表現為帶有負電。
??同性電荷相斥嗎,異性電荷相吸,所以正電荷和負電荷之間會形成一個電勢,可以將這個電勢理解為吸引電子移動的能力。物理學中使用電壓描述兩點之間的電勢差,電壓的單位為伏特,簡稱伏,符號位V。比如我們常見的1.5V干電池,兩級之間的電勢差為1.5V。

?? 電勢是一個相對量,其參考點可以任意選取的。無論被選取的物體是不是帶點,都可以被選取為標準位置,即零參考點。地球是一個巨大的導體,對于電子而言就好像大海對于水滴而言。所以在這樣的大導體上增減一些電荷,對它的電勢改變微乎其微,其電勢比較穩定,所以,一般情況下,我們都是將地球作為零電勢參考點。在電路中如果某個位置接地了,那么就說明此位置的電勢為0,電路圖中使用如圖所示的符號表示接地。

??當一個帶點的物體通過導體連接到一個帶正電的物體時,因為存在電勢差,帶負電的物體的多余電子開始流向帶正電的物體,以補償帶正電的物體中缺少的電子。電子的流動,構成電流。因為物理規律認知的影響,最初人們誤以為電荷也會移動,所以將正電荷移動的方向為電流方向,事實上,原子核中帶正電荷的質子根本不會移動,所以電子移動方向與約定俗成的電流方向相反。
??有些材料在常溫下有大量自由電子,所以具有良好的導電性,被稱為導體。而幾乎沒有自由電子的材料被稱為非導體或絕緣體。
??當自由電子移動時,自由電子與導體的原子發生碰撞,導致電子的流動速度受到限制。在物理學中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稱為電阻,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導體的電阻通常用字母R表示,R是英文單詞Resistance的首字母。導體的電阻越大,表示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越大。
電的信息表示
??計算機使用的電路中只有兩種電壓:高電壓和低電壓。通常使用接地電壓作為低電壓,使用3.3V或5.5V作為高電壓。如果將其對應為數學抽象,那么低電壓可以對應數字0,高電壓可以對應數字1,因此,計算機中的電路又稱為數字電路。數字電路中的電壓是離散的,只有高和低兩個級別,英文中也用high level和low level表示,中文譯為高電平和低電平。
二進制
計算機是如何計算的
邏輯運算
與運算


或運算


非運算

邏輯門
或非門

異或門

同或門

與非門
當下面上面的開關都閉合時,燈泡是亮的:

當只有上面的開關閉合時,燈泡也是亮的:

當只有下面的開關閉合時,燈泡也是亮的:

只有當兩個開關都閉合時,燈泡才會熄滅:

與或非門

邏輯符號對照

總結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