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貨】淺談如何給.net程序加多層殼達到1+1>2的效果
軟件破解分白盒和黑盒兩種方式。
白盒破解:白盒破解是指對軟件進行破解時,攻擊者可以訪問軟件的內部結構和源代碼。這種破解方式通常發生在軟件的開發者、技術人員或軟件公司內部。攻擊者使用這些詳細信息來理解軟件的工作原理,并針對其中的漏洞或保護機制進行攻擊。白盒破解比較復雜,需要對編程和軟件系統有深入的了解。
黑盒破解:黑盒破解是指對軟件進行破解時,攻擊者無法訪問軟件的內部結構或源代碼。攻擊者只能通過分析軟件的可執行文件、輸入和輸出來進行破解。這種方法主要依賴于逆向工程技術,通過對軟件進行逆向分析和漏洞挖掘來找到弱點,實現破解。
理論上沒有100%安全的保護方案。加殼主要是增加破解的難度、時間和成本。
首先需要在程序本身執行邏輯結構上進行改進,讓邏輯盡可能避免有重大漏洞,避免破解者通過抓包、修改配置文件、注冊表等方式輕易饒過。
在程序改進基礎上盡可能可以添加暗樁,所謂暗樁是指“陷阱”,這里指的是程序作者自定義的一些反抗破解者的一些邏輯。比如增加對一些常見抓包軟件如filddler、Wireshark、HTTP Analyzer,反編譯軟件ilspy、dnspy等進程的檢測。如果檢測到攻擊者使用此類軟件,則可以“保留現場”后將程序強制退出。
然后再從加殼方面增加,這是很重要的一步,因為.net軟件一旦破解,源代碼都可以反編譯出來,可以直接將程序邏輯完全展現出來,更別說破解了。
加殼軟件目前市面上免費的也有,商業版也很多,到底那種加殼工具更安全呢?答案我給你吧,沒有百分比安全的殼,這篇文章主要介紹的是怎么讓自己.net軟件的破解難度達到最大,也就給軟件加是接近百分百安全的殼子。
對于.net程序集一般建議采用多層加殼方式——兩層甚至三層
第一層:可以采用純混淆工具進行代碼流和名稱的混淆(如confusex,eazfusctor,dotfuscator等)
第二層:使用DNGuard進行加密保護(建議同時開啟HVM和HVMII保護技術)
第三層:使用傳統win32本地的加殼工具進行外殼保護。(如themida/winlicense)
多層加殼可以達到1+1>2的效果,它對破解者的技能和經驗要更高,這會導致破解者在時間、難度上挫敗,當前成本就會指數型增長!
以上就是我給一些.net軟件作者的一些建議,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讓自己的勞動成功開花結果,而不是敗在破解者無情的屠刀之下!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