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息態功能磁共振成像臨床應用掃描時間的優化研究
靜息態功能磁共振成像臨床應用掃描時間的優化研究
Basic information
中國現代神經疾病雜志 2011年 6月 第11卷 第3期
Contents
Background
- 為了保證靜息態fMRI掃描數據的質量,并獲得更多的有效數據,目前多采用延長掃描時間來實現靜息態fMRI掃描數據的獲取操作。
- Attention:臨床應用中,由于病情及年齡等原因,患者較難長時間保持靜息狀態,容易在掃描過程中出現頭動等情況,從而影響圖像掃描數據質量。因此,研究要求在盡量短的時間內完成對被試影像數據的采集工作。
Concepts
- 靜息態fMRI數據處理、功能連接、ALFF值計算和局部一致性方法均能提取腦默認網絡。
- fALFF指標值計算:
- 首先,對一定頻率范圍下的信號功率譜進行開方計算,得到低頻振蕩振幅(ALFF)值;
- 將第一步中計算得到的ALFF值相加獲得總和值;
- 將第二步中的ALFF總和值與全頻段內的ALFF總和值相除,即獲得分數低頻振蕩振幅(fALFF)值;
- 最后,將每一個體素的fALFF值與全腦fALFF值的平均值相除,對全腦體素進行標準化處理。
- fALFF相比于ALFF的優點:
- fALFF可有效抑制腦池部位的非特異性信號,同時減少生理噪音的干擾,提高檢測腦區自發性活動的敏感性和特異性。
- fALFF值能夠從能量代謝方面獲得BOLD信號相對基線的變化幅度,能夠直接提示神經元的自發性電活動。
Key points
- 被試在fMRI影像數據掃描過程中能否保持清醒且安靜的靜息狀態成為研究是否能夠成功開展的關鍵。
本文來自博客園,作者:閑晚,轉載請注明原文鏈接:http://www.rzrgm.cn/centimeter73/p/16445880.html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