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 退出登錄 或 修改密碼 無法使 token 失效
前文說過 token 由 3 個部分組成,分別是
metadata:加密方式;
payload:token 業務層級的內容,例如 用戶id,token 過期時間,token 簽發人,token 簽發時間等內容;
signature:對 payload 加密后的密文。
一般地,當服務端接收到一個 token,是這樣校驗的:
首先取出 signature 部分解密得到明文,再將明文比較于 token 中的 payload,如果二者一致,且當前時間處于 token 有效期內,則認為這是一個有效的 token。
這樣做有個好處:服務端不需要另外去存儲這個 session 的狀態,只要校驗過 signature 有效,就可以拿到過期時間,簡化后端邏輯,做到 “無狀態化”。
但這樣做也會有一個缺點,只要 token 簽發了,就無法更改這個 token 的內容。
問題場景
一個用戶登錄,獲得一個有效的 token 之后,他點擊退出登錄。
此時理想狀態下,我們希望這個 token 不再生效,但實際是,只要拿著這個 token 去訪問服務端 Authenticated 的資源,token 仍然會校驗通過。
因為 [退出登錄] 的操作本身不能改變 token。
解決方案
一、把 token 的有效期縮短,例如半小時或者五分鐘,但有個明顯的缺陷:用戶需要頻繁重新登錄。
二、把 退出登錄 的用戶添加到 token black list 當中。
簡單地,在調 sign out (退出登錄) 的 api 時,把用戶的 access token 添加到 token black list 當中;后端校驗 jwt 時,添加校驗 token 是否存在于 token black list 當中。
下面展開設計過程:
1. token black list 的設計
是否持久化?
第一個問題是:這種 sign out 的 token 要不要持久化?
首先,token 本身就是會過期的;
其次,這個新的校驗方法會作用到每一個通過了 token 有效驗證的請求,這個方法一定是高頻訪問的;
所以,此處選擇通過 redis 緩存 tokenBlackList 。
(Redis 是內存數據庫,支持高并發讀寫和自動過期(TTL),適合存儲臨時性黑名單數據。即使服務重啟,黑名單數據可能丟失,但 Token 本身有過期時間,因此不影響最終一致性。)
每次 sign out,都將 set 到 redis 中;每次校驗 token,都查詢這個 redis value。
數據結構設計
REDIS 是 key,value 的鍵值對方式,value 可能是 string,list,hash..
對于 value,可以直接粗暴的存儲整個 token json;
那么 key 應該如何設計?使用 userId,那大概率會和其他業務的 redis key 重疊,在這里最好加上業務場景,形如,“TOKEN_BLACK_LIST_userId”。
a. 多設備登錄場景
假設:用戶 A 在設備 D1 上登錄后,在設備 D2 上同時登陸(這種場景當前是允許的);
此時用戶 A 在設備 D1 上點擊 退出登錄,服務端會把
TOKEN_BLACK_LIST_AId : tokenJson 寫進了redis。此時用戶 A 再于設備 D2 上操作,校驗 token 時會去 redis 撈取數據,找到了
TOKEN_BLACK_LIST_AId,此時認為用戶 A 的 token 無效。如果這不是我們期望的場景,那應該如何讓同個賬號的多個 token 互不影響呢?此處 userId 就不適合作為 redis key。
是否每個 token 有自己特有的唯一的 id 呢?這又到 token payload 的組成,它確實存在唯一標識的 id,
jti{
"jti": "a1b2c3d4-5678-90ef-ghij-klmnopqrstuv",
"iss": "the issuer",
"aud": "the audience",
"exp": 1630003600,
"iat": 1630000000,
..
}
此故,這里把 key 設計成 [
TOKEN_BLACK_LIST_tokenId],形如 "TOKEN_BLACK_LIST_a1b2c3d4-5678-90ef-ghij-klmnopqrstuv"。b. 修改密碼場景
假設:用戶 A 在設備 D1、D2、D3 .. 多設備上均操作登錄,此時每個設備都持有一個獨立的 token;
如果此時用戶在設備 D1 上 “修改密碼”,如何讓 D2、D3 等所有設備的登錄失效?
后端可以把提出 “修改密碼” 的設備 D1 的 token 加入到 token_black_list 當中,但是如何知道這個用戶當前持有多少 token 呢?
是否需要每次登錄都把 token 存儲起來?但這樣顯然會增加復雜度。
我們可以重新審視一下 token 的結構,是否能找到一些屬性來使用?
{
"jti": "a1b2c3d4-5678-90ef-ghij-klmnopqrstuv",
"iss": "the issuer",
"aud": "the audience",
"exp": 1630003600,
"iat": 1630000000,
..
}
這里有一個非常巧妙而簡單的方式:
每一個 token 上都會持有
iat 簽發時間,假設 用戶 A 在設備 D1 上確定 “修改密碼” 的時間是 changedPasswordDate,服務端處理完 “修改密碼” 之后,可以把
changedPasswordDate 這個時間存儲到 redis 上,設其 key 為 TOKEN_INVALIDATION_userId,value 為 changedPasswordDate;那么在服務端校驗 token 需要多添加這兩項校驗:
查詢當前 token 是否存在于 TOKEN_BLACK_LIST 中
查詢是否存在 TOKEN_INVALIDATION_userId,如果存在,
比較當前 token 的 iat 時間是否早于 changedPasswordDate,如果是,該 token 無效
2. code implement
sign-out / change-password
redis key-value 的過期時間取 token 的有效周期。本文設定 token 有效期為24小時,也即 1440 分鐘。
public async Task<GlobalSignOutResponse> SignOutAsync(string accessToken)
{
var response = await _authService.SignOutAsync(accessToken);
await _redisCacheService.SetCache(TokenHelper.GetRedisKeyForBlackAccessToken(accessToken), accessToken, 1440); // 分鐘單位
return response;
}
"修改密碼" 的處理同理。
jwt authentication
startUp.cs
services.AddAuthentication(JwtBearerDefaults.AuthenticationScheme)
.AddJwtBearer(options =>
{
..
options.Events = new JwtBearerEvents
{
..
OnTokenValidated = async context =>
{
if (await IsAccessTokenExpired(context, services))
{
Log.Information($"The access token is expired as user already signed out or changed password.");
context.Fail(GetTokenExpiredResponse(context.Response));
}
await Task.CompletedTask;
}
};
});
private string GetTokenExpiredResponse(HttpResponse response)
{
if (ApiResponseCodes.AccessTokenExpired.BuildHttpResponse() is ObjectResult result)
{
var payload = JObject.FromObject(result.Value);
response.ContentType = "application/json";
response.StatusCode = 401;
return payload.ToString();
}
return string.Empty;
}
private async Task<bool> IsAccessTokenExpired(TokenValidatedContext context, IServiceCollection services)
{
try
{
var requestHeader = context.Request.Headers["Authorization"];
var accessToken = requestHeader.Count > 0 ? requestHeader[0].Split(" ")[1] : String.Empty;
var redisService = context.HttpContext.RequestServices.GetRequiredService<IRedisCacheService>()
var blackToken = await redisService.GetCache(TokenHelper.GetRedisKeyForBlackAccessToken(accessToken));
return blackToken == accessToken;
}
catch (Exception ex)
{
Log.Error(ex, $"Failed to validate access token: {ex.Message}");
return true;
}
}
* 由 [退出登錄] 無效化 token,還可以衍生出非常多的問題,此處暫且不表。
..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