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的全局變量(轉)
全局變量一般這樣定義:
1。在一類的.cpp中定義 int myInt;
然后再在要用到的地方的.cpp里extern int myInt;這樣就可以用了。
2。在stdafx.cpp中加入:
int myInt;
然后在stdafx.h中加入:
extern int myInt
這樣定義以后無論在什么文件中都是可見的.
3。比較規范的是,先定義一個Glbs.h,把所有的全局變量原始定義放進去。然后定義一個Externs.h,把你先前定義在Glbs.h中的變量都加上extern。注意:如果你在Glbs.h中設置了初值,那么在Externs.h中就不要加值了。然后調用時,第一次調用的#i nclude <Glbs.h>,以后調用的#i nclude <Externs.h>
另:
問:如何在VC++中使用全局變量,以使文檔中的所有類都能訪問。
答:把該變量放到該應用程序類的頭文件中的attribute處。然后,在程序的任何地方,你都可以用下面的方法來訪問該變量:
CMyApp *app=(CMyApp*)AfxGet-App();
app->MyGlobalVariable=…
用這個方法,不但可以定義全局變量,也可以定義全局對象。
例如:
MyClass MyObject;
CMyApp*app=(CMyApp*)AfxGet-App();
app->MyObject.MyFunction();
VC中使用全局變量的2種辦法及防錯措施
1. 對于全局變量存在和函數一樣的問題,為了在其他CPP文件中能夠訪問這些變量,必須在主文件的H文件中加上extern聲明,格式如下:
extern varibletype var; (聲明)
在主文件的CPP文件中定義
varibletype var; (定義)
例子:
AppWizard建立一個Test工程
那么在Test.h中聲明extern CString cs;
在Test.app定義CString cs;
如果要定義整個工程的全局變量,在任何一個CPP文件中進行定義,然后在需要引用這個變量的文件中進行聲明。如全局變量很多可以選擇使用定義全局變量的。h文件,在需要的地方直接include頭文件即可,不需要寫那么多extern了。
2.應用程序類的主頭文件處定義變量varibletype var,然后,在程序的任何地方,都可以用下面的方法來訪問該變量:
CClassApp *app=(CClassApp*)AfxGetApp();
app->var=
類似的,以上方法也可以定義全局對象
例子:
AppWizard建立一個Test工程
那么在Test.h中聲明 CString cs;
使用的時候CTestApp *app=(CTestApp*)AfxGetApp();
app->cs="Global"
防錯措施:
若定義的函數和全局變量在多個文件包含且造成嵌套或多次調用的話,這樣將導致這個頭文件每被包含依次,函數或變量就被重新定義一次,在鏈接編譯時會導致重定義錯誤。為此需要使用一種被稱為Guard macro的技術來保證不出錯。在一個頭文件開頭加上
#ifndef _MACRO_1_
#define _MACRO_1_
在文件末尾增加
#endif
另外轉一下一位朋友寫的在MFC中定義全局變量
在MFC下如何定義全局變量和全局函數VC++
用MFC制作的工程由很多文件構成,它不能象一般C++程序那樣隨意在類外定義全局變量,在這里要想定義能被工程內多個文件共享的全局變量和函數必須用一些特殊方法才行。實際上有多種方法可以實現,這里只介紹兩種方法。
一、在應用程序類中定義
用MFC生成的工程中都有一個名為CxxxApp的類,它派生于CWinApp類。這個類主要進行程序的初始化,生成文檔、視圖對象等工作。我們可以把需要全局訪問的變量和函數定義為這個類的成員變量和成員函數,就可以實現全局訪問了。
從嚴格意義上講,這種變量和函數并不是全局的,因為它仍然只是類中的成員,只是由于我們很容易獲得CxxxApp類的指針,所以我們可以在文檔、視 圖、對話框以及各種自定義類中訪問到它們,達到與全局變量類似的效果。訪問時用函數“AfxGetApp()”獲得CxxxApp類的指針,用 “AfxGetApp()->成員”訪問變量或函數。
例:
Test.h:(應用程序類頭文件)
class CTestApp : public CWinApp
{
public:
int x; //全局變量
int f(int y); //全局函數
…………
};
Test.cpp:(應用程序類程序文件)
int CTestApp::f(int y) //全局函數定義
{
y++;
return y;
}
定義在CTestApp類中的變量和函數可以在其它類中被訪問。比如在視圖的某函數中要訪問變量x和函數f():
void CTestView::xyz()
{
CTestApp *app = (CTestApp *)AfxGetApp(); //生成指向應用程序類的指針
app->x = 0; //訪問變量x
int z = app->f(1); //訪問函數f()
…………
}
這樣,變量x和函數f()可以視作為全局的。
用這種方法實現的全局變量和全局函數雖比較簡單,但也有缺點,一是訪問不太方便,每次都需要獲取應用程序類的指針;再就是把一些與應用程序類本身無關的變量和函數放在里面,使這個類看上去怪怪的,破壞了類的封裝。
二、用靜態變量和靜態函數實現
很喜歡API函數的那種調用方法,不論在哪個類中只要用“::API函數”就可以調用了。合理利用靜態類型(static)可以實現與此相似的全局變量和全局函數。
靜態變量和靜態函數有如下性質:
若在一個類中用關鍵字static聲明數據成員,則這個數據成員就只存在一個拷貝,無論該類創建了多少個實例,它始終只存在一個,即使該類的實例一個也沒創建,它也存在。
若在一個類中用關鍵字static聲明函數,該函數可以用“類名::函數名”方式訪問,無需引用該類的實例,甚至這個類的實例可以不存在。
利用這個性質實現的全局變量和函數使用起來很方便。
值得注意的是,全局變量和全局函數最好集中封裝,不要在文檔、視圖等類內部定義,這樣用起來才有全局的感覺。
例:
1、添加一個沒有基類的新類,設類名起為CPublic,姑且稱之為公用類
單擊“Insert”菜單下的“New Class”命令,選擇“Class type”為“Generic Class”,在“Name”欄中填入類名“CPublic”,單擊“OK”,則新類建立完畢。
2、包含公用類的頭文件,使各個類都能訪問它
CPublic的頭文件應包含在應用程序類的頭文件中,這樣在其它類中引用CPublic類時就不需要再包含了。
Test.h:(應用程序類頭文件)
#include "Public.h" //包含公用類頭文件
class CTestApp : public CWinApp
{
…………
};
3、在公用類中定義全局變量和全局函數,均使用static修飾,靜態變量還必須在類外定義和初始化
Public.h:(公用類頭文件)
class CPublic
{
public:
CPublic();
virtual ~CPublic();
public:
static int x; //全局變量
static int time; //全局變量
static int f(int y); //全局函數
…………
}
在公用類中對靜態變量進行初始化和定義函數體:
Public.cpp:(公用類程序文件)
int CPublic::x = 0; //初始化全局變量
int CPublic::time; //定義全局變量
CPublic::CPublic()
{
}
CPublic::~CPublic()
{
}
int CPublic::f(int y) //全局函數,這里不要再加static
{
y++;
return y;
}
4、全局量的使用
使用變量:CPublic::變量名
使用函數:CPublic::函數()
如在視圖的某函數中訪問變量x和函數f():
void CTestView::xyz()
{
CPublic::x = 0; //訪問變量x
CPublic::time = CPublic::f(1); //訪問函數f()
…………
}
在其它類中訪問x、time和f()的方法與此相同。
5、幾點注意:
① 由于靜態量可獨立于類存在,不需要生成CPublic類的實例。
② 靜態數據成員的定義和初始化必須在類外進行,如例中x的初始化;變量time雖然沒有初始化,但也必須在類外進行定義。由于沒有生成CPublic類的實例,所以它的構造函數和析構函數都不會被執行,在里面做什么工作都沒有什么意義。
③ 如果靜態函數需要訪問CPublic類內的變量,這些變量也必須為靜態的。因為非靜態量在不生成實例時都不會存在。 如:
class CPublic
{
public:
int x; //內部變量
static int f(int y) //全局函數
{
x++;
return x;
};
…………
};
這里x雖為類內成員,但如果不生成CPublic類的實例,就會出現函數f()存在,而變量x不存在的問題。
總之,用沒有實例的類管理全局量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它具有集中管理,使用方便的好處。當然,除非特別必要,全局量還是少用為好,一個好的編程者決不會隨意濫用全局量的,一個封裝做得不好的程序,在修改維護時會讓你吃足苦頭。
本文來自CSDN博客,轉載請標明出處:http://blog.csdn.net/znsky/archive/2008/01/05/2026747.aspx
//以下bymjf
假如在MFC中用到全局自定義的數據結構變量并需要初始化,加入Global.h和Global.cpp的文件。
//Global.h
typedef struct struct_MAPMAN{
int iSaveWhere;//
int nPlaceType;//
}STRUCT_MAPMAN, *LPSTRUCT_MAPMAN;
void initialFun();//對數據結構初始化的函數,一定要用函數才能對對數據結構初始化。
extern STRUCT_MAPMAN struct_mapman;//導出給別的cpp文件用,只需在stdafx.h中include“Global.h”即可。
//Global.cpp
STRUCT_MAPMAN struct_mapman;//聲明全局變量
//struct_mapman.iSaveWhere = 1;這句話是編譯錯誤的,因為還不能識別struct_mapman
void initialFun()
{
ZeroMemory(&struct_mapman,0);
struct_mapman.iSaveWhere = 1;//在函數里操作OK,所以初始化全局結構變量在函數里聲明
}
然后在需要的類中(多數主界面類)調用initialFun函數即進行了初始化。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