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引擎數智平臺發布 Data Agent"一客一策"與 AI 數據湖"算子廣場"
8 月 13 日,在 FORCE Link AI 創新巡展·青島站,火山引擎數智平臺解決方案總經理蕭然在現場發布了火山引擎 Data Agent“一客一策”全新能力和 AI 數據湖服務的“AI 算子廣場”功能。
以下為蕭然的現場演講全文。

大家上午好!我是蕭然。很榮幸來到青島,請大家和我一起進入今天的主題。
我們首先看一個問題,我們擁有的究竟是數據資產還是數據負債?
這個問題怎么理解,先來看一個數據冰山圖:

在大模型時代之前,我們經歷了 IT 信息化和數字化時代。那時,我們投入大量 IT 成本和預算,構建了數據基建,也留存了海量數據。
但真正能用的,更多是那些在數據庫和報表里的結構化數據。還有大量非結構化數據,它們冷冰冰地躺在存儲系統里,每年都在消耗 IT 成本,但我們卻無法使用。
根據 IDC 報告統計,現有數據中,超過 90%是非結構化數據,這成為了我們的數據負債。
同時,在用結構化數據的過程中,會因為系統間的孤島問題,導致數據連通不暢,數據的價值也沒能得到充分發揮。
實際上,整個大數據這座冰山,我們真正能用到的,只是水面上很小很小的一部分。
而大模型來了之后,我們發現,它能夠更深入地理解非結構化數據,釋放出這些數據的價值。

大模型怎么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其實有三個鴻溝:
首先是數據和數據的鴻溝。 借助大模型,我們可以有效識別非結構化數據中的關鍵信息,讓結構化與非結構化數據真正融合,去更好地賦能業務。
第二個是數據和工具的鴻溝。 系統和平臺間的孤島效應導致數據難以協同。但大模型可以把各平臺能力拆解成原子能力,理解、調度它們,從而實現跨平臺業務貫通。
第三是數據和人的鴻溝。 企業常有優秀的數據平臺和數據,卻缺少優秀的數據人才。而大模型能學習人的經驗,固化下來成為它的知識與能力,幫助我們用好數據。
在 5 月份的上海 AI 巡展中,我們發布了 Data Agent 產品。Data Agent 是能較好解決上述三大鴻溝的產品。

首先,借助 Data Agent,我們能快速接入企業的結構化與非結構化數據,直接賦能業務分析,驅動智能化營銷。
通過 Data Agent,還能實現跨平臺系統貫通。 比如說:針對業務用戶做營銷活動,按傳統經驗,我們得先去 BI 系統分析過往活動經驗,再去畫像平臺圈選人群,圈完后再到自動化運營平臺制定策略。整個過程,需要數據分析師和運營同學配合,耗時幾天才能完成。
但借助 Data Agent,我們只需與大模型進行幾句對話,它就能自動執行全面的 BI 數據分析,并結合非結構化數據,比如營銷物料、知識庫,得出關鍵結果;再根據結果找到精準人群,設計匹配的營銷活動;
而我們確認了之后,只需一句話或一個點擊,它就能自動實現營銷觸達。 這極大地提升了效率,并解決了數據孤島問題。
Data Agent 也有效解決了數據和人的鴻溝。 通過它,我們可以將各行業優秀企業的寶貴經驗、分析方法、營銷策略、運營手段等內嵌成知識庫,快速掌握行業領先的分析思路與營銷方案。
自發布以來,火山引擎 Data Agent 已經與數十家優秀企業建立了合作。
接下來,看一個具體案例:一家消費品企業,他們在 618 之前與我們合作,正好遇到了這個很好的場景,他們想分析如何制定 618 的營銷方案。
在沒用 Data Agent 時:制定一個營銷方案,需要先做數據分析,形成復盤報告;然后運營同學再基于報告設計營銷策略。
有了 Data Agent 之后: 我們可以直接問它,“針對即將到來的 618,請幫我復盤過去營銷活動的好經驗”。 Data Agent 會主動調取結構化數據和非結構化知識,生成分析報告。
例如,當報告發現“粉絲互動贏好禮”活動過去效果突出,我們還能繼續追問:“‘粉絲互動贏好禮’活動適合什么目標客群?你有什么營銷建議?”
Data Agent 就會基于“粉絲互動贏好禮”深入分析活動數據,結合客群特征,制定差異化營銷方案。 一旦確認方案,使用營銷 Agent 一鍵觸達即可。
這是我們落地的真實案例。
今天,我們非常榮幸在青島發布 Data Agent-智能營銷 Agent 的核心能力——一客一策。
過去常說“千人千面”營銷。但傳統“千人千面”基于標簽體系,而標簽是數學模型計算的標簽值。數學模型運算會帶來信息缺失。因此,過去的“千人千面”更多是把人群分層,再針對不同層客群進行營銷。
“一客一策”能力,會整合結構化和非結構化數據,基于用戶的立體畫像,結合產品、文案、觸達渠道和時間,匹配營銷策略,真正實現“千人千面”。
以我們一位企業客戶為例:這是一家 B to B 的 SaaS 企業,剛完成 B 輪融資,主要業務是幫助中小企業構建數字協同平臺。該企業當前核心獲客渠道是線上線索,再通過電銷客服觸達用戶。

在使用 Data Agent 之前,這家企業面臨幾個核心痛點:
一是電銷線索質量參差不齊,難以識別高價值客戶。線上線索涌入后,無法確定誰應優先聯系,無法第一時間捕捉關鍵商機。
二是對客戶缺乏認知,只能使用千篇一律的話術。不同客戶原本可能對 A 或 B 產品興趣各異,銷售卻只能用通用方案介紹。結果很多客戶沒 Get 到重點就流失了,轉化率自然大幅下降。
三是沉淀了大量數據卻無法利用。官網數據、轉化數據、線上實驗平臺數據,這些寶貴資產都未被激活。
借助 Data Agent,該企業實現了結構化與非結構化數據融合。 當客戶再次致電,電銷人員可向 Data Agent 追問:“應采取何種營銷策略?”、“客戶更關注價格還是功能?” 進而實施精準營銷。
在應用了這個能力后,該公司整體線索轉化率提升 300%。
以上是關于 Data Agent 的相關介紹。
談到釋放數據冰山價值,目前可應用的僅是浮出水面的小部分數據,那么,如何釋放深藏水下的海量數據價值?
關鍵在于:筑牢數據基建根基。
在 6 月的火山引擎 FORCE 大會上,我們發布了多模態數據湖。它能高效處理冰山下的非結構化數據,實現非結構化數據和結構化數據統一管理,從而驅動業務價值落地。
今天,我也非常榮幸地在青島發布我們 AI 數據湖產品的重要能力——算子廣場。

在 AI 數據湖產品的左側菜單中可以找到算子廣場。 這里匯聚了豐富的算子,涵蓋文本、視頻、語音、圖片等多種處理能力。
這些算子內置了豆包大模型的數據處理經驗,并融合了我們與眾多客戶共創沉淀的非結構化數據處理算子。同時,算子支持客戶自定義開發。
借助算子平臺,冰山下沉睡的非結構化數據得以有效處理,其價值被真正提煉出來。
讓我們看一個實例:這是一家專注于 AI 視頻生成的企業,服務于眾多品牌方,為其制作視頻廣告。

這家企業在使用算子廣場和 AI 數據湖之前,有兩個比較大的痛點:
第一,數據格式繁雜,文件、圖片、視頻,來源各異。這讓他們需要構建多條處理鏈路,效率比較低。
第二,開發管理效率低。開發后的數據存儲分散于不同鏈路和處理環節,無法統一有效管理。
借助火山引擎的 AI 數據湖和算子廣場,他們實現了不同數據源與數據格式的有效處理。 AI 數據湖通過數據集的方式,統一管理各類非結構化數據,顯著提升了這家企業的研發效率。
以上是今天的分享,希望給在座大家有一些收獲。
火山引擎數據產品團隊,也非常希望與大家一起構建知識資產,開啟數據思考新未來!感謝各位。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