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s2010簡體中文版:翻譯永遠是問題
安裝簡體中文Sql2008 r2之后,tfs 2010簡體中文版能夠順暢的安裝,沒有不兼容的情況。不過,翻譯真的很業(yè)余,要么是機器翻譯的、要么是一些對軟件過程不熟悉的學生翻譯的、要么是英語專業(yè)而非軟件專業(yè)學生翻譯的,幾個簡單的例子:
1、User Story翻譯成“用戶情景”,當然,直接叫用戶故事也是不妥的。其實,這個可以用最簡單的方式,翻譯成“功能”,即用戶要求實現(xiàn)的一項實際業(yè)務,必須用用戶的業(yè)務語言表達。
2、堆棧級別:實際上翻譯成“優(yōu)先級”,這個應由用戶決定,哪些功能應該優(yōu)先開發(fā)的。所有功能都有一個優(yōu)先級,按照從小到大的數(shù)字排列,比如10、20、30、40這樣,方便今后調整。比如我們新增一項功能,可能將其優(yōu)先級設為15,在10到20之間。
3、Story Point翻譯為“情景點”:這個翻譯成故事點,恐怕也不妥。這個字段的含義,是由程序員評估各項功能的相對大小,一般的做法,是將最小的功能設為2點,然后項目經(jīng)理逐一列出各項功能,團隊的每個成員對該項功能投票,直到取得一致。每個項目的各項功能的點數(shù)累積起來,可以確定項目的大小。不同團隊在一定的時間內,能夠完成多少點,這有個經(jīng)驗的參考。所以直接翻譯成“點數(shù)”就行。
4、打開的問題:這個翻譯的太業(yè)余了,應為“尚未處理的問題”
5、Product Backlog翻譯成“產(chǎn)品積壓工作”:實際上“待辦事項”就行,或者“功能清單”也行。
6、活動任務:“尚未完成的任務”
7、迭代:所有的教科書都用這個詞,難道不知道有“階段”這個詞嗎?
實際上,軟件過程或者說項目管理,在國內當做一門學問而且是非常高深的學問,完全沒有道理的,翻譯稀爛是主要原因。當你看到很多貌似漢語而又不是漢語的術語的時候,你在受折磨的同時,也永遠不了解西方這些家伙究竟創(chuàng)造了怎樣的學問。翻譯的方法應該以意譯為主,比如Scrum這種東西,其實簡單的用以下的語言描述就行:
我們幾個人組成一個小組,要完成一個項目,需要知道用多長時間完成。我們會與用戶一起,按照用戶的語言習慣,列出功能清單。用戶會對各項功能優(yōu)先程度作出說明,團隊成員會評估每項任務的大小。我們將按照優(yōu)先級別將這些功能放在幾個不同的階段來完成,每個階段我們完成一個實際的版本供用戶驗收,這些小版本不犧牲質量,僅僅是功能沒有全部做完。
如果換用Scrum、Product Backlog、Scrum Backlog、迭代等等那些術語,將上面一段話重新說一遍,誰能夠聽懂啊?
當然我們如果將“功能”改成“目標”的話,則這種方法用來管理其他的項目,比如建造房屋、完成年度銷售計劃、寫一本書,其實沒啥不同的。Scrum強調面對面溝通、小團隊、客戶第一、小版本遞進、驗收測試、用戶確定優(yōu)先級、工作人員確定大小和計劃、每日集成,這些并沒有很特別的地方。
敏捷方法,這個翻譯也怪怪的,實際上是時間的劃分、人力的劃分、目標的劃分、任務的劃分而已。

浙公網(wǎng)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