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基礎語法 大全簡介
Java 是一門功能強大且應用廣泛的編程語言,其基礎語法是學習和掌握 Java 的核心內容。以下是 Java 基礎語法的大全簡介,涵蓋基本語法結構、數據類型、運算符、控制流語句、類與對象等核心內容。
1. 基本語法結構
- 程序入口:Java 程序從
main方法開始執行,格式如下: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Hello, World!"); } } - 注釋:
- 單行注釋:
// 注釋內容 - 多行注釋:
/* 注釋內容 */ - 文檔注釋:
/** 注釋內容 */
- 單行注釋:
2. 數據類型
Java 是強類型語言,所有變量必須先聲明后使用。數據類型分為兩大類:基本數據類型和引用數據類型。
2.1 基本數據類型
| 類型 | 描述 | 示例 |
|---|---|---|
byte |
8 位整數 | byte a = 100; |
short |
16 位整數 | short b = 30000; |
int |
32 位整數 | int c = 100000; |
long |
64 位整數 | long d = 100000L; |
float |
32 位浮點數 | float e = 3.14f; |
double |
64 位浮點數 | double f = 3.14159; |
char |
字符 | char g = 'A'; |
boolean |
布爾值 | boolean h = true; |
2.2 引用數據類型
- 類(如
String):String name = "Java"; - 數組:
int[] numbers = {1, 2, 3}; - 接口、枚舉等。
3. 運算符
Java 支持多種運算符,包括算術運算符、關系運算符、邏輯運算符等。
3.1 算術運算符
+、-、*、/、%- 自增/自減:
++、--
3.2 關系運算符
==、!=、>、<、>=、<=
3.3 邏輯運算符
&&(與)、||(或)、!(非)
3.4 賦值運算符
=、+=、-=、*=、/=等。
4. 控制流語句
控制流語句用于控制程序的執行流程。
4.1 條件語句
-
if-else:
int score = 85; if (score >= 90) { System.out.println("優秀"); } else if (score >= 60) { System.out.println("及格"); } else { System.out.println("不及格"); } -
switch:
int day = 3; switch (day) { case 1: System.out.println("星期一"); break; case 2: System.out.println("星期二"); break; case 3: System.out.println("星期三"); break; default: System.out.println("無效日期"); }
4.2 循環語句
-
for:
for (int i = 0; i < 5; i++) { System.out.println(i); } -
while:
int i = 0; while (i < 5) { System.out.println(i); i++; } -
do-while:
int j = 0; do { System.out.println(j); j++; } while (j < 5);
4.3 跳轉語句
break:終止循環或switch。continue:跳過當前循環迭代。return:從方法中返回。
5. 類與對象
Java 是面向對象的編程語言,類是對象的模板,對象是類的實例。
5.1 類的定義
public class Person {
String name;
int age;
public void sayHello() {
System.out.println("Hello, my name is " + name);
}
}
5.2 對象的創建
Person person = new Person();
person.name = "Alice";
person.age = 25;
person.sayHello();
6. 方法
方法是執行特定任務的代碼塊,可以帶參數和返回值。
6.1 方法的定義
public class MathUtils {
public static int add(int a, int b) {
return a + b;
}
}
6.2 方法的調用
int sum = MathUtils.add(3, 5);
System.out.println(sum); // 輸出 8
7. 數組
數組是存儲同類型數據的集合。
7.1 數組的聲明與初始化
int[] numbers = {1, 2, 3, 4, 5};
String[] names = new String[3];
names[0] = "Alice";
names[1] = "Bob";
7.2 遍歷數組
for (int num : numbers) {
System.out.println(num);
}
8. 面向對象特性
- 繼承:子類繼承父類的屬性和方法。
- 多態:同一方法在不同對象中表現出不同行為。
- 封裝:通過訪問修飾符(如
private、public)控制類的訪問權限。 - 抽象類與接口:定義抽象方法和常量。
9. 異常處理
Java 提供異常處理機制,通過 try-catch-finally 塊捕獲和處理異常。
try {
int result = 10 / 0;
} catch (ArithmeticException e) {
System.out.println("除零錯誤:" + e.getMessage());
} finally {
System.out.println("執行完成");
}
10. 常用類與庫
- String 類:處理字符串。
- Math 類:提供數學運算方法。
- 集合框架:如
ArrayList、HashMap等。
總結
Java 基礎語法涵蓋了從變量、數據類型到面向對象編程的各個方面。掌握這些基礎是學習 Java 的第一步,后續可以深入學習多線程、網絡編程、數據庫連接等高級特性。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