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上第一周
《數學之美》第三章以“語言模型與中文信息處理”為核心,通過講述統計語言模型如何破解中文分詞、語音識別等難題,展示了數學在解決復雜問題時的優雅與力量。作者用“馬爾可夫鏈”將看似無序的漢字序列轉化為可計算的概率問題,這種化繁為簡的思維令我得到了許多感悟。尤其當讀到“分詞歧義”案例時——比如“南京市長江大橋”可能被誤切為“南京/市長/江大橋”——我意識到數學模型居然是精準捕捉人類語言模糊性的“翻譯器”。這種“用概率對抗不確定性”的思想,讓我重新審視了數學與生活的關系:原來高深的隱馬爾可夫模型,本質竟與日常判斷“明天是否下雨”的邏輯相通。我收獲甚多。
大公司的編碼規范和對自身的啟發:
一、命名規范
- 見名知意:不使用拼音、縮寫,統一英文全稱。
- 大小寫風格
- Java/C++:類名
UpperCamelCase,方法/變量lowerCamelCase,常量UPPER_SNAKE_CASE。 - C#:類名、方法名
PascalCase,局部變量camelCase。
- Java/C++:類名
- 包/命名空間:反域名法
com.company.project.feature,全部小寫,禁止下劃線。 - 禁用“魔鬼數字”,必須抽成具名常量。
二、排版與格式 - 縮進:4 空格,禁用 Tab(Google、騰訊、阿里均硬性要求)。
- 行寬:80–120 字符,超長在低優先級操作符處換行,操作符放行首。
- 大括號:左括號不換行(Google Java),獨立一行(騰訊 C++)——各廠風格二選一,關鍵是同倉庫只準用一種。
- 空行:
- 包/導入/類三個區段間各空一行;
- 成員變量、構造器、方法之間各空一行;
- 同一方法內邏輯段落之間空一行。
- 一行只寫一條語句,禁止
a = 1; b = 2;這種并列。
三、注釋與文檔 - 文件頭:版權、作者、創建/修改日期、功能描述、修改日志。
- 函數頭:目的、參數含義、返回值、異常場景、調用關系。
- 行尾注釋僅用于“魔法值”解釋;不得陳述顯而易見代碼。
- 公有 API 必須配套
README.md/javadoc/doxygen,并能一鍵生成站點。
四、異常與日志 - 禁止“吞噬”異常:catch 后必須記錄或向上拋。
- 日志分級:TRACE / DEBUG / INFO / WARN / ERROR;線上禁止 DEBUG。
- 日志內容:
- 包含會話 ID、用戶 ID、耗時、結果碼;
- 禁止輸出密碼、Token 等敏感字段。
- 失敗場景必須打印棧堆(
logger.error("msg", e)),禁止e.printStackTrace()。
五、并發與安全 - 共享變量 100% 加鎖或使用
volatile/Atomic;禁止“雙檢鎖”手寫懶漢。 - 資金/計費相關代碼必須“先寫單元測試,再寫實現”。
- 對外接口默認“防重放”:時間戳 + 隨機數 + 簽名,有效期 ≤5 min。
- 敏感數據:
- 內存中存儲超 5 s 必須清零;
- 日志、快照、Core dump 自動脫敏。
六、性能與效率
- 禁止在熱循環里做字符串拼接,一律用
StringBuilder。 - 集合初始化必須指定容量:
new ArrayList<>(預估大小)。 - 數據庫批量操作:單表批插 ≥50 條走 Batch,禁止 for-loop 單條插。
- 線程池不允許
Executors.newFixedThreadPool()直接創建,必須通過ThreadPoolExecutor顯式給出拒絕策略與隊列大小。
七、單元測試與持續集成(“沒過測試=沒寫”) - 單測覆蓋率:新增代碼 ≥80%,核心鏈路 ≥95%。
- 一個函數>10 行或含 if/loop,必須配至少一條負面測試(異常輸入)。
- 禁止注釋掉失敗用例,必須修復或刪除。
- Master 分支強制 CI 通過 + Code Review 兩 LGTM 才能合并。
八、Code Review 紅線
- 出現硬編碼密碼、私鑰。
- 把異常吞掉后返回 null/0。
- 日志打印敏感信息。
- 上線調試代碼未刪除(
System.out.println/console.log)。 - 并發集合被同步關鍵字再包一層(“鎖上加鎖”)。
九、多語言差異速覽 - Google Java:import 禁止通配符;類成員按“靜態變量→實例變量→構造器→方法”順序排列。
- 微軟 C#:行寬 65 字符(歷史遺留),
private字段加_前綴。 - 騰訊 C/C++:函數名用“動-名”結構
GetUserInfo;常量全大寫;if/for 即使單句也必須加大括號。 - 阿里 Java:《泰山手冊》強制“三目運算符禁止嵌套”“包裝類比較用
equals”。
十、落地建議(學生/小團隊也能用)
-
先選 1 份公開規范(如 Google Java Style)作基線,放到
docs/coding-style.md。 -
用
.editorconfig+checkstyle/eslint/clang-format做“提交即自動格式化”,把“風格爭吵”交給機器。 -
MR 模板里放一條 checklist:
- 命名符合規范
- 新增/修改有單測
- 本地構建通過
讓 Reviewer 只關注業務邏輯,而不是括號位置。
只要做到“命名一致、排版統一、異常不吞、日志脫敏、單測通過”,才能摸到大廠內部規范的“及格線”。對自己有編碼規范的目標,就必須時刻努力做到這些規范,作為一名大二學生,我在這個學期將在能力范圍內根據任務所需嚴格遵守用到的規范。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