賭狗確實很爽,也確實很容易上天臺
正文
一、賭博為什么這么爽?
賭博的時候,大腦會釋放大量的多巴胺,這種神經遞質會讓人產生強烈的快感。
而且,這種快感不是在贏錢的時候才有,而是在下注的那一刻就開始了。就像你買彩票的時候,在開獎之前,你會幻想中獎后的生活,那種感覺就是多巴胺在作怪。
? 最恐怖的是:網購買東西的時候是一樣的。真正到貨了反而沒有快感了,多巴胺直線飆升的時候,是付款的時候。
還有 "間歇性強化" 的心理機制。心理學研究發現,間歇性的獎勵比持續性的獎勵更容易讓人上癮。賭博就是典型的間歇性強化:你不知道什么時候會贏,但你知道有可能會贏。這種不確定性,反而會讓人更加興奮。
還有 "控制感" 的錯覺。很多賭徒都覺得自己能夠控制結果,覺得自己有 "技巧",有 "系統"。比如說,炒股的人會覺得自己能夠預測股價,買彩票的人會覺得自己能夠找到規律。
這種控制感的錯覺,會讓人覺得賭博不是純粹的運氣,而是技能的體現。
? 但是說實話,要純靠技能,初高中卷子咋沒考過滿分?要純靠運氣,怎么路上沒撿到過 1000 塊錢呢。無非就是在這兩種感覺間反復橫跳而已,妄想找到那個極大值。
最后還有 "逃避現實"。對很多人來說,賭博是逃避現實壓力的一種方式。在賭桌上,你可以暫時忘記工作的煩惱,忘記生活的壓力,忘記人際關系的復雜。那種專注于當下的感覺,確實很爽。
二、當上賭狗可太簡單了
所有的賭博游戲,從數學上來說,都是負期望的。長期來看,賭徒一定是輸錢的。這不是運氣問題,而是數學問題。
就像 A 股一樣,如果沒有結構性的改革,散戶長期來看一定是虧錢的。
"賭徒謬誤"。很多人覺得,如果連續輸了幾次,下一次就更有可能贏。但實際上,每一次賭博都是獨立事件,之前的結果不會影響下一次的結果。這種錯誤的認知,會讓人越陷越深。
"沉沒成本"。當你已經輸了很多錢的時候,你會覺得 "都已經輸了這么多了,再賭一把說不定能回本"。但實際上,你之前輸的錢已經是沉沒成本了,不應該影響你現在的決策。
"上癮機制"。這個是最恐怖的。賭博會改變大腦的神經回路,讓人產生生理上的依賴。就像吸毒一樣,一旦上癮,就很難戒掉。
三、哪些人容易成為賭狗?
有些人天生就喜歡冒險,喜歡刺激,普通的生活對他們來說太無聊了。這種人很容易被賭博吸引。還有那些對現狀不滿的人。如果你對現在的生活不滿意,又找不到改變的方法,賭博就會成為一個誘人的選擇。
"萬一贏了呢?" 這種想法會一直在腦海里盤旋。但是,這種人自己都在說——萬一呢?
以及缺乏其他成就感來源的人。如果你在工作、學習、人際關系等方面都不太順利,賭博的勝利就會成為唯一的成就感來源。
四、說點其他的
很多人會說,炒股也是賭博,買房也是賭博,創業也是賭博。但實際上,賭博和投資是有本質區別的。
賭博是零和游戲,甚至是負和游戲。你的收益就是別人的損失,而且莊家還要抽水。
投資是正和游戲。你的收益來自于經濟的增長,來自于價值的創造。當然投資也分那種投資,如果是期貨市場這樣的,那完全就是負和游戲了。交易所會抽成。如果所有人都選多單或者空單,沒有對手盤,平不了倉,所以這種現象是不可能的。
賭博的結果完全依賴運氣,投資的結果可以通過知識、技能、判斷來影響。
賭博是短期行為,追求的是快速的刺激。投資是長期行為,追求的是穩定的回報。
當然,這個界限有時候也不是那么清楚。比如投資也要收手續費。還有,如果炒股的時候不做任何研究,純粹靠感覺,那就和賭博沒什么區別了。
學會計算概率,學會計算期望值,學會理解 "大數定律"。真正理解了這些概念,只要是個正常人,都不會被賭博的表面現象迷惑。
如果需要刺激,可以去蹦極、跳傘、玩極限運動。
如果需要成就感,可以去學習新技能,去挑戰新目標。
如果需要社交,可以去參加各種活動,去認識新朋友。
這上面哪一個不比賭博好?
不要指望通過賭博來改變人生,那是不現實的。真正想要改變人生,要靠學習,靠努力,靠積累。
五、最后的最后
賭博這個東西,就像毒品一樣,確實能帶來快感,但代價是巨大的。
我們不能因為它有快感就去嘗試,也不能因為它有危害就假裝它不存在。
正確的態度是:理解它,認識它,然后遠離它。
就像我們對待股市一樣,要理解它背后的邏輯,而不是盲目地參與。
記住,真正的快樂不是來自于刺激,而是來自于成長。真正的成功不是來自于運氣,而是來自于努力。
賭狗確實很爽,畢竟一把贏回來,那種爽想想都受不了。但這種爽是有毒的。
天臺也很高,掉下去就再也爬不起來了。
南國微雪 Miyuki
2025 年 9 月 20 日
封面圖

攝影師?畫師 | Casey Horner
圖源 | Unsplash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