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1 Java演繹法 第四五周 作業
團隊任務:撰寫《需求規格說明書》
流程、分工、比例
(比例按照任務的費時、難度和完成情況估算)
-
流程
確定任務 → 分配任務 → 完成各自任務 → 審核修改 → 匯總整理
-
分工及比例
| 成員 | 個人貢獻及完成度 | 用時 | 比例 |
|---|---|---|---|
| 袁逸灝 | Part3 具體需求、補充修改【100%】 | 2.0 | 18% |
| 劉偉康 | Part0 目錄、確定任務、分配任務、檢查匯總整理(markdown 及 pdf)、編輯博客【100%】 | 5.0 | 20% |
| 劉先潤 | Part4 驗證驗收標準及相關要求【100%】 | 3.0 | 18% |
| 馬軍 | Part2 項目概述、補充修改【100%】 | 2.0 | 16% |
| 劉誠昊 | Part1 引言、補充修改【100%】 | 2.0 | 14% |
| 莫禮鐘 | 交互、對接其他小組【100%】 | 2.0 | 14% |
需求規格說明書
【注】pdf 版本可以通過點擊“下載”預覽文件:

Git團隊協作初步嘗試
- 本次Git我們并沒有撰寫詳細的 commit 信息,但是都嘗試了一下:


交互總結
考慮到各個小組之間的交流問題,我們團隊的 莫禮鐘 主動提出對接其他小組的任務請求,他主要詢問了一些小組的一些 明星成員,有的同學非常配合小編在此表示感謝,莫禮鐘也針對他的采訪做出了以下總結:
關于第三周團隊采訪的一點小小感想:
-
當團隊作業進行到第三周時,婁老師給我們安排了一項任務: 采訪老師或有開發經驗的學長,訪談他們關于項目開發經驗、團隊組織方式、團隊成員協作、時間周期安排等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內容的采訪。采訪前,準備好相應的提綱,做好功課。
-
由于同學們都沒有經歷過合作開發項目的經驗,所以大家問的問題都差不多是幾個點:
1.如何分工
2.時間上的安排
3.小組凝聚力
-
我也去詢問過各個小組的成員,關于他們小組的時間分配和遇到的難題。我得到的反饋是有些同學擔心小組內代碼水平參差不齊,可能會有較大的代碼任務分配到自己的身上。但他們暫時也沒有想到好的辦法。
-
而關于這個問題,有些被采訪的老師和學長學姐們意識到了,他們給出的回答有以下幾個方面:
1.全組成員一起敲代碼。
2.選取組員的時候要選取踏實能干事的組員。
3.發揮各個組員的專長,給他們分配最理想的工作。
-
對于以上方面,我覺得第三點實現起來比較容易,第一第二點實現的困難程度依次遞減。為什么呢?
-
關于第一點的全體組員一起敲代碼,依照我們小組的打醬油成員(沒錯就是我)來說,大家一起敲代碼確實是能快速提高我自身的代碼水平,但很有可能出現的問題就是:我基礎太弱導致代碼敲不出來,嚴重影響了團隊項目的進度。那么對于我這種情況的解決方案是什么呢,我要求小組給我分配更多的關于代碼外的任務:問題討論、博客思路、對于推廣的想法。但敲代碼也不能落下,所以我跟劉偉康討論的結果是:盡可能的分配代碼任務讓我編寫,或者是組員們一起討論編寫,如果我的代碼水平能夠在一段時間內趕上他們,那么就讓他們把更多的代碼任務分配給我。總的來說就是水平差的人多搞搞后勤,代碼任務可以少分配一點,跟在其他組員的身后多學習提高水平,等水平提上去了就可以獲得一樣的工作量。
-
關于第二點的選取組員,只能說小組如果凝聚力足夠,組員各司其職,其實不用在團隊組建之前就商量好要和誰抱團,大家都想把項目弄好,有這份心再加上行動,誰都是一個好苗子。(莫禮鐘)
小編感想
兩周的任務量其實和之前一周的任務量差不多,雖然也感覺有點多,但是對于凝聚力強的團隊來說不足掛齒。我們本次撰寫的說明書,由于具體頁面和一些功能需求還沒有設計出來,所以在需求規格說明書中我們只能盡可能詳細地描述這些部分,之后的版本還會有修改補充。我們這次的流程分工仍然需要加強,一個組員,如果對于流程不夠了解或者分工不夠明確,必然會對團隊整體造成一定影響,這就導致了團隊效率的下降。我們小組仍然在不斷積累經驗,不知道以后還會有什么挑戰呢?
作為一個團隊博客撰寫人員,可能這是個“苦差事”,我認為主要苦在等其他組員完成各自任務之后才能進行完整的總結,才能提交博客。為此就需要在 DeadLine 之前不斷督促一些組員,但是也有一些組員做得很好,每次作業都可以在整體完成階段的中期提交,這樣下來如果檢查時缺少了哪部分內容還可以及時補全,達到預想的效果,這也是一個團隊凝聚力和 敏捷流程 的體現,我希望能夠有更多組員積極配合團隊一起進步。
可能每次任務都會有一兩個組員承擔略多的任務,你們多承擔一點,責任就會重一點,但是團隊的瓶頸就會少一點,同時也能鍛煉的自己的能力,你們毫無怨言地接收任務就應該得到表揚。(編輯:劉偉康)
最后吐槽一下吧:一些網站或者編輯器上都會有 markdown 格式,但是碼云上的 markdown 兼容格式真心不太滿意,然而再轉 pdf 時又需要使用另外一種格式,我為此消耗了大量時間。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