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ps指令
1、說明
ps指令,即process status,用于顯示當前進程狀態,類似windows的任務管理器。
ps顯示的只是執行ps指令時刻的進程狀態,如果要動態顯示進程信息,可以用top。
2、用法
用法:ps 選項 [--help]
選項
選項 |
說明 |
| -A | 顯示所有進程 |
| c | 進程的真實名稱 |
| -aux | 顯示所有包含其它使用者的信息 |
| e | 環境變量 |
| -e | 效果同-A |
| -f | 進程的詳細信息(包括命令行執行) |
| -ef | 作用和aux類似,只是顯示方式和排列略有不同 |
| f | 程序間的關系 |
| -H | 樹狀結構 |
| l | 進程的長格式信息 |
| -o <format> |
輸出指定列,例如user,pid,pmem,pcpu ps -eo user,pid,pcpu,pmem,args
|
| -p PID | 顯示指定PID的進程信息 |
| r | 當前終端的進程 |
| --sort=[+|-]key |
將輸出結果按照key列排序(+為正序,-為倒序) ps -ef --sort=-pmem |
| T | 當前終端的所有程序 |
| -u 用戶 | 指定用戶的所有進程 |
3、ps -aux | grep
用途:顯示包含其它使用者的進程
輸出格式:USER PID %CPU %MEM VSZ RSS TTY STAT START TIME COMMAND
格式說明:
格式 |
說明 |
| USER | 所有者 |
| PID | 進程ID |
| %CPU | CPU占用,也叫PCPU |
| %MEM | 內存占用率,也叫PMEM |
| VSZ | 虛擬內存占用 |
| RSS | 內存占用大小 |
| TTY | 終端的次要裝置號碼 |
| STAT |
狀態: D:無法中斷的休眠狀態(一些IO進程) R:運行 S:靜止 T:暫停 Z:不存在但暫時無法消除 W:沒有足夠內存頁分配 <:高優先級 N:低優先級 L:有記憶體分頁分配并鎖在記憶體內 |
| START | 開始時間 |
| TIME | 開始執行以來占用CPU的時間 |
| COMMAND | 執行命令 |
示例

4、ps -ef
UID:用戶ID,但是以用戶名顯示
PID:進程ID
PPID:父進程ID
C:進程占用CPU百分比
STIME:進程啟動的時間(非啟動至今的時間)
TTY:進程的運行終端
TIME:該進程啟動以來實際占用CPU的時間(不含休眠)
CMD:命令的名稱和參數

5、例子
1)輸出pid、user、pcpu、pmem,并分別按照CPU、內存占用倒序排序
ps -eo pid,user,pcpu,pmem,args --sort=-pcpu | head -n 5 ps -eo pid,user,pcpu,pmem,args --sort=-pmem | head -n 5

說明:
①-o后跟需要輸出的列,就只會輸出所需列的內容,如上文就只需輸出pid、user、pcpu、pmem、args
②--sort支持按照某列的值排序,列名前用+|-代表正序、倒序。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