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管理-3-瀑布和敏捷】瀑布和敏捷
寫在開頭的話:愿你有一個主觀能動性很強的團隊,執行力和認知水平比你高的團隊,還有一個在組織上積極支持你變革的領導。
一:什么是瀑布模式?
2013年的時候我畢業,畢業之后就去了南京某華為外包公司,當時只是蒙頭苦干,并沒有瀑布的概念。
作為龐大的勞動密集型機器中的一個小小的螺絲釘,我能看到的只有在上個月中訂好的手頭任務,知道在這個月幾號完成就行,知道幾號發布前回歸所有版本問題即可。常年如此,幾乎沒有變化。
其實這就是瀑布模式:發布日期確定,版本的范圍確定,轉測日期確定,開發完成時間確認。選擇什么交付模式,主要和行業有關,傳統行業更追求穩定。
二:什么是敏捷模式?
敏捷,最近幾年在互聯網公司頻頻提到的詞匯,但極少數公司外基本上都是偽敏捷,組織上并沒有自上而下的認知,而是加班加點完成漫無規劃的訴求。
最終馬兒跑的快了,馬兒累了,馬兒還吃不飽,無奈的馬兒離開馬廄,身后不斷還有新的馬兒還可以源源不斷的跑進你剛離開的馬廄,無奈的馬兒笑了笑,進了新的馬廄開啟了下一個循環。
是,敏捷的推動和落實確實有阻礙,改革的路并不是一路暢通的,不是么?你該站出來改變一下。
言歸正傳
精益制造,源于豐田車間,目的是供需平等,沒有任何冗余浪費,在最短時間交付產品。
同理,敏捷就是讓團隊或者組織更精密的協作,更順暢的溝通,從而使價值在組織內部更順暢的流動(需求從誕生到落地周期短)。
另外,如何能讓組織更快地適應動蕩的商業環境且源源不斷的創新提供價值和利益點也是商業敏捷的思維和唯一出路。
寫在中末尾的話:愿你有一個主觀能動性很強的團隊,執行力和認知水平比你高的團隊,還有一個在組織上積極支持你變革的領導。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