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歲的少女橘晶,曾經是田徑隊的王牌選手。擁有超極顏值、超模身材以及超人體能。然而,在意外扭傷跟腱后,她不僅失去了自己最熱愛的運動,也失去了對生活的熱情和期待。在心情最低迷的時候,橘晶遇見了45歲的店長大叔近藤正己。那是一個陰沉的雨天,有個孤獨的女孩心事重重地坐在角落里,店長看著覺得心疼,主動送上了溫暖。他只希望女孩能開心起來,卻沒想到自己的一杯咖啡竟意外俘獲了少女心。
橘晶看著近藤,感覺自己的心跳驟停了半拍。糟糕,是心動的感覺!為了能接近店長,橘晶來到了這家餐館打工。順便...對店長展開猛烈追求!電影版可以說是在最大程度上還原了動漫。但是,和動漫中展現出的濃濃少女心不同,電影版多了一絲青春勵志的力量。本以為劇情的最終走向會發展成JK和大叔的油膩戀愛故事。可編劇卻通過這對忘年交,編織了一個朦朧的戀愛故事。向我們展示了人生各個階段的成長。
橘晶,正值青春期的少女,一個挫折就足以打消她對生活所有的期望。她習慣用叛逆、反抗和冷漠的態度武裝自己:面對同班同學的熱情追求冷若冰霜,敷衍都懶得敷衍;面對多年好友的善意示好,一句「我們已經回不去了」把朋友氣到哭;就連面對獨自撫養自己長大的單親媽媽,也沒有好臉色。
但事實上,在橘冷漠嚴肅的外表下,其實藏著一顆小心翼翼、怯懦的心。因為受過傷不敢再次奔跑、因為母親終日忙于工作而不敢表露親情、因為害怕失望所以不敢寄予希望。唯獨對店長的愛,讓橘重新收獲了勇氣。敢于一次次大聲開口告白,袒露自己的真心。站在青春期的迷霧森林中,店長是橘唯一看到的指路燈。也正是店長的鼓勵與支持,讓橘重新嘗試跑步。是否和大叔在一起已經不重要,在這個過程中收獲到的勇氣和力量才是最珍貴的。不僅僅是橘,店長也在這個過程中成功跨越了中年危機。在世人眼中,他就是個標準形態的loser。婚姻失敗、夢想未竟、工作平庸,還要獨自撫養兒子。他夢想寫小說,也一直保持著泡圖書館的好習慣;可讀萬卷書,卻下筆寫不出一行字。眼看自己的昔日好友已經成為了小有名氣的作家,大叔心里苦啊。同樣都是中年人,為什么我就如此失敗。不僅如此,自己雖然身為店長,卻還天天被員工看不起。這樣的人生,可以說是要啥沒啥了。
直到橘晶向自己表白,店長才找到了生命之光以及為之努力的動力。與其說這種動力是愛情,不如說是橘晶的喜歡,讓店長意識到自己也是有閃光點、值得被愛的。是橘晶讓他知道:原來自己并不是一無是處。而自己在前妻面前一文不值的文學夢,毀了一個家的文學夢,卻成為了橘晶仰望自己的原因之一。不僅與自己高山流水琴瑟和鳴,這位甜心少女,甚至還會幫忙照顧兒子。一位哪里都好還一顆癡心只要你的美麗少女,讓人很難不心動。但是,當橘晶在大雨之夜,孤身一人跑來店長家深情告白的時候;我們看似一無是處的店長大叔卻做了一件大多數人都做不到的事——拒絕了橘晶的愛意。說不動心是不可能的。17歲的少女,人人都覺得美好。但店長堅守了比愛情更重要的原則——責任。
少女配大叔的組合在當今生活中越來越常見。但這樣的組合往往以少女的心碎告終。甚至,這些年輕女孩還會莫名其妙背上貪財的罵名。只有每個大叔控的女孩自己心里才知道,她們所愛的,不過是那一份歷經滄桑的成熟。但這些年輕女孩卻輸在,她們并不知道支撐這份成熟的,其實是城府、心機和看過一切后的無所謂。她們向往大叔蘿莉戀,是因為只看到了大叔表面的體貼和安穩;卻看不到背后的清醒與算計。當然這里指的算計不是貶義詞。就拿店長來說,經歷過一次失敗婚姻的他,對于感情很難再全心投入。因為曾癡迷于寫作而導致婚姻破裂,所以哪怕和橘真的走在一起,也會小心翼翼收起自己的夢想。喜歡是沖動,而相處是現實。所謂算計,不過是店長比橘,看得更多更遠罷了。在這個故事中,是橘讓店長學會了有擔當。比起橘自己,他更珍視她的青春。就因為如此,他才不愿意因為自己的感情而耽誤橘的發展。而是采取一種更柔和、更溫暖的方式陪伴在她的身邊。
所以如果只想沖著大齡差戀愛來看這部片子,那實在是低估它了。用戀愛來形容這種關系,太俗。兩人以一種最溫柔的方式,彼此扶持著走過了一段難熬的日子。橘的勇氣和一往無前,也給了擱置夢想的店長一針強心劑。
我們可能不是大叔或蘿莉中的一人。但是這種面對愛情、面對生活、面對困難的勇氣,卻是我們很多人都缺失的。如今的戀愛,每個人都在套路中不斷試探,小心翼翼地收好自己的感情。仿佛喜歡,是一件多么可恥的事情。但同時,我們卻也失去了17歲時面對愛情奮不顧身的勇氣。因此希望在看過這部電影后,每個人都能找到當初的勇氣。就像電影的另一個譯名——勇敢追逐吧,愛就在雨過天晴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