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加班的那些事
由京東事件引起,最近好多人在談加班的事情,我也想說說個人的看法:
加班分成 主動加班 和 被動加班, 主動加班的原因包括當不僅限于以下幾點:
1.事業心,想在現在的崗位上提高自己
2.利益,升職或者加薪
3.對工作很有興趣,熱愛現在自己所作的事情
就我個人而言,我從畢業到現在,都喜歡自己琢磨點東西,下班的時間也經常會研究點東西,研究和實際應用還是差的比較遠的,那么我就會嘗試把一些研究和工作的項目結合到一起,東西混在一起分不開了,那么也算是間接的主動加班了。
也曾經在某些公司被加班過,被加班有以下的情況
1.臨時性加班,就是偶爾項目緊張或者在發布的關鍵時期,偶爾加班下,持續的時間不長,我想這種情況大家都是可以接受的
2.公司文化,某些企業為了更多的榨取員工的價值,分配了超過8小時的工作量,這樣員工就不得不加班完成工作。。這個已經快成為很多企業的通病了,(假設一個員工人均每小時效益為1w, 這樣每天的就從8w變成10w了)加入這種企業就要有打兩份工拿1.5份工的薪水的心理準備
3.某些領導比較變態,道德品質不行,自己在公司加班,看到手下都跑了,很不爽,就讓手下一起來加班
在這邊要特別注明一下,很多公司里面,領導是主動加班,而手下是被動加班!!因為很多領導出于股權/期權以及事業心和職業發展,有很高的主動工作性,而手下。。拿著微薄的薪水,對公司又沒啥認同感。。憑什么給你賣命
我沒有在京東工作過,我個人無責任猜測京東是2,3的情況
4.員工個人能力不夠。。。那沒啥好說的了,努力吧(誰招的這個不合格的人?! 出來承擔責任)
5.領導能力不夠。。。沒啥好說的了。。。自己看著辦吧(誰把這個人放在他這個職位的?! 出來承擔責任)
關于結果導向和過程導向
很多公司口口聲聲說他們自己是結果導向的,只要員工吧東西做出來做好了,那過程并不重要,事實上
我個人感覺,大部分中國私有企業都是結果和過程導向混合的,在選下一家公司的時候最好注意一下他們的企業文化
被加班的負面影響
1.心情很不爽,不管是誰,被強迫做點事情肯定不爽的,久而久之脾氣也不太好
2.精力被公司透支了,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來提高自己(業余時間),也沒有娛樂和社交時間
3.過度加班影響身體健康
4.工作性價比下降, 每個月工作160小時賺1w 和工作220個小時賺1w的感覺是不一樣的。你的收入間接降低了
其實加班只是一個表面現象,主要是IT從業人員對自己的工作環境不是很滿意:
1.被加班,被xx,心里很不爽;做it的,別人是老大,自己是孫子;不像做公務員的,大部分時候是老大,別人是孫子
2.福利差,甚至年假都休不了
3.薪水趕不上CPI
4.工作強度太大,(腦力使用過度不像 體力上的勞累那么好恢復)
加班費
在中國工作,加班費這回事。。。還是看淡點吧。。。。。就看你有沒有運氣找到有加班費的公司了
被加班 怎么辦?
1.提高自己能力去更好的公司 (毫無疑問 這是最好的出路)
2.在某些公司,加班中也能學到很多東西,(盡量挖掘對你有價值的,能提高你能力的任務來做,能力上去了就跑路,或者就是爬上去,好歹回報比較高)
3.干一行愛一行。。。。。。換個你比較喜歡的職位或者你喜歡的工作內容吧。。。。
4.選擇同類型的工作比較輕松的公司(一般來說薪水也相對較低)
5.非常不建議裸辭! 特別是有家室的人。要記得你還要支撐家庭。找好了下家再走
6.有人說 生活就像xx,如果你沒能力反抗,那就只能享受了。。。。這真是悲劇啊
7.選下一家公司的時候多了解一下公司的文化,別從一個坑到了另外一個坑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