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 - 軟件的組成->測試
一個可運行的軟件由四個部分組成
1. 可執行的代碼
2. 配置
3. 運行環境
4. 數據
任何一個部分發生變化都會軟件的行為發生變化
在很多團隊中往往他們只測試代碼;而忽略了,或者沒有完整的測試其他幾個因素,因此在之后的部署過程中會遇到不少的問題
頻繁的小規模測試(一般是每次check-in都會觸發一次測試)可以較好的保證代碼的質量
這里就需要AAT(Automatic Acceptance Test) 和一個持續 集成/構建/測試 的過程
再結合以適當的手動測試,可以較好的保證軟件的質量
我們的測試一般要覆蓋到以下的環節
1.成功的編譯
2.成功的單元測試
3.滿足軟件質量標準,如代碼覆蓋率,或者其他的技術度量項
4.通過功能測試,主要包括和業務相關的功能
5.通過非功能測試,主要包括性能,安全性等方面的特征
6.通過探索性測試,以期待發現更多的問題并且反饋和改進
備注:所有的測試應該與生產環節盡可能的接近,包括文章開頭的4點
其中能應用自動化測試的部分一般包括1-5. 如果可以的話,應該盡可能自動化(每當你開始做重復的事情的時候,你就要想想如何優化了)
其次 對每次Check-in做自動化測試,減少了兩次測試之間的版本差距,每次只測試一小部分改動 將有助于準確的定位問題
自動化測試的報告將在你簽入代碼后不久自動發送到你的郵箱,你可以快速的看到測試反饋并決定下一步的工作(是修復bug還是繼續?)
一般來說我們都強制要求用戶對某些反饋作出反應,例如編譯失敗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他會阻止其他其他人的開發和自動測試(例如用戶獲取到最新的代碼以后他也編譯不過了)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