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作業——軟件工程實踐總結作業
-
要求:鏈接
-
目標:總結本學期學習情況
-
本次作業實現的方面:總結反省,找出問題,改正
一、請回望暑假時的第一次作業,你對于軟件工程課程的想象
1)對比開篇博客你對課程目標和期待,“希望通過實踐鍛煉,增強計算機專業的能力和就業競爭力”,對比目前的所學所練所得,在哪些方面達到了你的期待和目標,哪些方面還存在哪些不足,為什么?
通過學習這門課程,提高自己的代碼能力以及完成實際項目的整體流程還有團隊協作能力。
不管是作業量還是代碼量都是相當的恰當。
整體上來說,是有達到目標的,但是在團隊協調方面仍然有進步的空間
2)總結這門課程的實踐總結和給你帶來的提升,包括以下內容:
-
統計一下,你在這門軟件工程實踐中,完成了多少行的代碼;
8個java.class 12個布局.xml文檔 總計1500+行代碼 -
軟工實踐的各次作業分別花了多少時間?(做一個列表)
序號 作業 時間 1 個人作業第一次—準備篇 4 2 結對作業第一次—原型設計(文獻摘要熱詞統計) 16 3 結對作業第二次—文獻摘要熱詞統計及進階需求 24 4 團隊作業第一次—團隊展示 3 5 團隊作業第二次—項目選題報告 12 6 團隊作業第三次—項目原型設計 13 7 團隊作業第四次—項目需求分析 7 8 團隊作業第五次—項目系統設計與數據庫設計 11 9 團隊作業第六次—團隊Github實戰訓練 10 10 團隊作業第七次—項目Alpha沖刺 35 11 團隊作業第八次—事后諸葛亮 3 12 團隊作業第九次—項目Beta沖刺 24 13 團隊作業第十次—Beta階段團隊項目互評 6 14 個人作業第二次—軟件工程實踐總結作業 5 總結 184
3. 哪一次作業讓你印象最深刻?為什么?
結對作業第二次—文獻摘要熱詞統計及進階需求
第一次意義上的作業,很認真的對待,但是作業需求不斷變更。改了又改,耽誤了自己的復習計劃,另一方面作業的時間又比較趕,加上不斷踩坑,最終還是熬夜加班才把功能調試完,可是最終結果只得了2分。本想尋求助教幫助后查找錯誤所在。畢竟和其他人20-30分相比相差過大。最終也沒得到測試用例。賊難受。
-
累計花了多少個小時在軟工實踐上?平均每周花多少個小時?
應該有180+小時 平均每天晚上4小時 -
學習和使用的新軟件&新工具;
android studio AxureRP 墨刀 GifCam -
學習和掌握的新語言、新平臺;
android -
學習和掌握的新方法;
測試相關軟件 -
其他方面的提升。
對團隊磨合更有感觸
二、寫下屬于自己的人月神話——個人或結對或團隊項目實踐中的經驗總結+實例/例證結合的分析
開始沒有規范相關的文檔標準,代碼標準,接口。某個成員改動代碼后需要面對面效率極低的情況下逐一解釋。 比如編寫登陸接口的同學要求數據庫部署的提供接口,花了不少時間理解對方代碼。
三、對下一屆實踐的建議,或者對于開學初的你,對于大一的你,對于開學初的我,你有什么想建議和告知的呢?對于后來人的期許。 特別地,特別地,下一屆要不要中途換隊員?
告知: 在學期初,花費挺多的時間。但是收獲也很多。好好珍惜,一定不會后悔選了這門課,雖然給分低。
要換隊員:不過應該有一個雙選的機制,自行決定去留,考慮是否接收等。
四、分析一下自己所處的團隊。軟件工程實踐是大學里少有的認真的團隊協作經驗。《構建之法》上說團隊的發展有幾個階段,你的團隊都經歷過么,最后到達了“創造”階段了么?(參考《構建之法》第17章 人、績效和職業道德)
萌芽階段
選題過程忠集思廣益討論了不少可能性,也比較愉快。
磨合階段
新任務布置下來之后開始對比著進度完成,隊員間配合著實現一個又一個功能
規范階段
實現功能過程中發現,相關規范沒做好,又專門開了兩次會討論這些內容
創造階段
有隊員提出了很有創意的“廣場”功能,不過礙于時間緊迫,只能簡單的實現了一點點
五、怎樣證明你學會了軟件工程?
1)研發出符合用戶需求的軟件
必須公開發布,有實際的用戶,一定的用戶量和持續使用量 (3 天后能保持10 - 100個用戶);而不是: 做沒有用戶使用的軟件
所在的團隊通過beta沖刺后,項目的累計用戶量及訪問人數如下:
累計用戶量
訪問人數
(數據來源:微信官方小程序 - 小程序數據助手)
2)通過一系列工具,流程,團隊合作,能夠在預計的時間內發布 “足夠好” 的軟件
有項目規劃/需求/設計/實現/發布/維護,有定時的進度發布 ; 而不是: 通過臨時熬夜,胡亂拼湊,大牛一人代勞,延遲交付等方式糊弄
團隊在一開始就定下了項目的大致計劃,也具體到了每個人的工作上。項目進度也都在計劃之內,沒有出現延遲等現象。
3)并且通過數據展現軟件是可以維護和繼續發展的。
而不是 找不到源代碼,代碼無文檔,代碼不能編譯,沒有task/bug 等項目的發展資料
項目的源碼都可以在github上找到,同時也有編譯的說明文檔,接口而言也有詳細的markdown文檔。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