曬曬自己電腦里的常用工具
前陣子在顧磊的博客上看到他分享自己電腦上輔助軟件的文章,覺得不錯,于是決定也來曬一曬自己電腦里頭的常用工具,分享促進進步,如果你也是個工具控的話,歡迎你也來曬曬。
Launchy——快速啟動程序
兩年前一個同事向我推薦了這款軟件,一直受用至今。
![image[3] image[3]](https://images.cnblogs.com/cnblogs_com/KevinYang/WindowsLiveWriter/54bcf57e86df_13DD2/image%5B3%5D_c715e336-4673-459e-9802-bdc18f97946e.png)
每天我都會無數次的按下Alt+空格,然后輸入我要啟動的程序的名字(大部分情況下我只需要鍵入程序的前兩個字母即可),直接就打開我要的程序了。不用像以前在堆滿圖標的桌面上或者在臃腫的開始菜單中定位該程序了。
Launchy還支持插件機制,通過插件你可以實現快速搜索,快速計算等。不過這些功能我很少用到。
使用小技巧:
Launchy默認會檢索開始菜單還有桌面等常用位置,于是當你鍵入程序名的時候可能會出來太多干擾信息,而且有時候程序的名字比較長,不好記。我個人喜歡建立一個專門用于存放快捷方式的目錄,讓Launchy只檢索這個目錄。然后為每個程序起一個好記的名字。
Everything——沒有比他搜索得更快的了
以前我也寫過文章(【推薦】史上最快的搜索工具——Everything)推薦過這款工具。自從有了這個工具之后,我就很少打開資源管理器來查找資料了。一個Alt+G調出搜索窗口,然后輸入要查找的資料的關鍵字,以空格分開,例如我想查找C#相關的電子書,那么我可以輸入“csharp chm|pdf”,半秒不用的時間就可以列出所有符合條件的材料了。
Everything還支持正則表達式,并且可以集成到右鍵菜單,實現對某個特定文件夾的檢索,內置一個簡單的Web服務器,允許其他人通過瀏覽器訪問Everything進行檢索。功能非常強大,而占用空間非常小,120G硬盤,索引也就幾M而已。唯一的不足就是只能檢索文件名和路徑,不支持內容檢索。不過話說回來,我們一天能有多少次用到內容檢索呢?即使需要,我們也會到具體的軟件里頭去搜索。各司其責嘛。
Lingoes——小巧而強大的免費詞典工具
相信很多人都曾用過金山詞霸這類詞典軟件,體積龐大不說,還收費(現在是不是免費我就不知道了)。Lingoes是國人開發的一款非常小巧,但是功能非常完整好用的詞典軟件。
它加上一些基本詞典總體積也是十幾M而已,算是非常小巧了。但是功能可不遜,屏幕取詞,屏幕閱讀等功能一點都不少,而且現有的詞典質量也非常高,如果你硬盤大的話,你可以下個維基百科還有韋氏詞典(需要幾百M的空間)。而且他的界面也非常美觀,讓人用起來非常舒服。
Foxit Reader——Acrobat Reader的完美替代品
很多人都用過Adobe的Acrobat PDF閱讀器。但是那個閱讀器體積實在過于龐大,啟動也很慢。Foxit Reader一面世就受到很多人的喜歡。因為他體積小,最簡安裝只需要3M。但功能一點都不含糊。最近Foxit Software公司又決定把原先收費版的Foxit Reader Pro給免費了,贏得了不錯口碑。
Foxit Reader的渲染效果上次看到有人評測過,基本和Adobe的官方PDF閱讀器不相上下。我個人的閱讀感受也挺不錯的。沒有什么不舒服。功能上,因為我不怎么用過Adobe的那個閱讀器,所以不知道是不是很全,反正我需要的都有了,包括文檔目錄,書簽,注釋,文字拷貝等。
StrokeIt——把鼠標變成程序的指揮棒
鼠標手勢在很多瀏覽器中都非常流行,因為它非常直觀方便,也特別適合懶人。StrokeIt把鼠標手勢帶到了Windows系統。 StrokeIt預定義的鼠標手勢非常直觀。按下右鍵向左拖動表示后退,向右表示前進,向右上方表示最大化窗口,左下方表示最小化。當你用著StrokeIt的時候,你會感覺自己像一個指揮家,揮動著指揮棒來指使你的電腦程序干活。感覺非常不錯。
StrokeIt很強大,允許你為任意程序定制適合自己的手勢命令。
Windows Live Writer——博客離線編輯器中的佼佼者
寫博的人一般不喜歡在博客后臺直接編輯文章,這是出于很多考慮。一個是容易因為網絡問題造成文章修改丟失,還有一個是無法方便的上傳圖片,樣式編輯不方便等等。離線編輯器解決了這些問題。而微軟推出的Live Writer則是博客離線編輯工具中編輯功能最為強大的,而且還是免費的。通過插件還可以擴展其功能,例如我經常用到的Dynamic Template插件,允許你往頁面中插入模板化的文本,非常強大,可以參考我以前寫的文章Dynamic Template——非常好用的Windows Live Writer動態模板插件。
還有兩款博客離線編輯器ScribeFire以及Zoundry Raven也很有特點,其中ScribeFire是以瀏覽器插件的形式存在的,支持Firefox、Chrome以及Safari,允許使用css的方式來格式化文本而不像Writer一樣通過Font元素來格式化文本,而且也支持直接粘貼圖片;而Zoundry的文章管理功能很強大,這正是LiveWriter所欠缺的。但是這兩者的編輯體驗都不及Live Writer那樣,真正做到所見即所得。這也是我為什么喜歡用Writer寫博客的緣故。
OneNote——讓我愛不釋手的筆記本軟件
當我第一次用上OneNote的時候,我就深深愛上了她——很抱歉,我用了這么肉麻的詞,讓你起雞皮疙瘩了是我的過錯。
在OneNote之前,我一直在尋找一款適合自己的知識管理軟件,嘗試過很多網上評價不錯的軟件,一般用不到兩天就被我拋棄了,大多數是因為界面太丑陋,編輯功能太簡陋或者不直觀導致我沒有使用的欲望。有一次看到同事在用OneNote做會議記錄,我看著不錯就安裝了一個試試。體驗完只有一個感受,“就是她了”。從此個人的知識管理,包括日記都是使用OneNote來整理了。
OneNote借鑒了我們傳統的紙質筆記本的理念,把資料管理分為三個級別,筆記本>分區>頁面。和其他電子筆記本軟件不同的是,OneNote頁面就像一塊大畫布,你可以在任意位置輸入任何信息,包括文本信息,音視頻信息,或者隨處粘貼任何圖片,繪制任何圖形。如果你使用的是平板電腦的話那就更便捷了,你可以像在紙上一樣涂鴉。這種整理資料的方式極大的釋放了人們的想象力。加上不錯的搜索功能,東西再多也不亂了。她還有一個對于辦公一族非常實用的功能,就是實時會議共享。幾個人坐在一塊,只要有無線網就可以直接通過OneNote共享筆記了,而無須通過額外的服務器。可惜這個功能在OneNote2010中出于性能以及安全性考慮而被取消了,非常遺憾。
Firefox——瀏覽器中的瑞士軍刀
作為Web開發人員,我電腦里頭安裝了N多種瀏覽器,IE8、Maxthon、Firefox、Chrome、Opera、Safari等等。每一種瀏覽器我都用過很長一段時間,其中Firefox是我個人覺得功能最為強大的,但是他的強大不在于他自身,而在于其背后龐大的插件庫。這是任何瀏覽器,包括現在骨粉們所推崇的Chrome瀏覽器,都比不上的,至少暫時比不上。基本上我能想象到的和不能想象到的需求,都能在插件庫中找到滿足要求的(有點夸張喔~~)。所以說Firefox是一把瑞士軍刀一點都不過分。
Fiddler——Web分析強力助手
做Web分析經常需要分析HTTP消息。Fiddler是微軟推出的一款小而強的免費HTTP分析工具,關于它的介紹,我在以前的文章(【推薦】兩款HTTP流量分析工具的比較)中也有提到。他的功能基本可以滿足各種需求,如果不滿足,你甚至可以自己編寫簡單的插件來實現。
Expresso——正則表達式工作室
Ultrapico Expresso是我工作中經常使用的一個非常強大的正則表達式構建、測試以及代碼生成工具。它能夠對你構建的正則表達式進行解析、驗證,并輸出解析結果,提供性能測試工具,支持C#、VB等代碼生成,最重要的是,他提供了一個非常方便強大的正則表達式語法構建面板,即使你對正則表達式生疏了,也能在它的幫助下構建出你想要的正則模式來。而且,它還免費獲取授權碼,無需費心找破解了。軟件里自帶的幫助文檔以及正則表達式庫可以幫助你快速從正則菜鳥升級為正則高手。
Notepad2——你可以把Windows自帶的記事本給扔了
很多人都不喜歡用Windows自帶的記事本工具,原因是因為他功能過于簡單,并且不支持大容量文本。我也從來不用。電腦里頭有很多替代品,例如Notepad2,Notepad++以及UltraEdit32。這三款軟件我都用過很長一段時間,UltraEdit32是處理大容量文本性能最強大的一款,功能和Notepad++類似,也是非常全面強大。但強大也帶來臃腫,這兩款軟件的打開速度讓我不是很滿意。因此我習慣于使用Notepad2來作為日常的文本編輯器。他的功能在大多數情況下已經夠我用了。包括設置文件編碼,代碼語法著色,正則查找等。而且對大容量文本支持也還行。至少和Notepad++是一樣的。
Google Reader——讓知識隨時隨地分享
看到這個標題你可能會一愣,因為首先Google Reader和上面提到的各式工具似乎不是一個種族的,再者,Google Reader不是一個RSS閱讀器么,和知識分享有什么關系?
事實上,Google Reader已經成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獲取知識、分享知識的工具了。
Google Reader和很多RSS閱讀器不一樣的是,他會保存RSS的歷史內容。例如我才訂閱了某個人的博客,這個時候從技術上來說,我只能看到該RSS的最新內容,但是如果這個RSS以前已經有人訂閱過了,那么我就可以看到以前的歷史內容。Google Reader只要收到有人訂閱,就開始將數據保存下來。而且在Google Reader中,你可以隨時和別人分享你閱讀過的信息,而不必局限于Google Reader里頭的內容。
你只要把上面這個“Note in Reader”拖放到書簽欄上,以后當你在網上看到任何有意思的文章,你就可以選中一段文本,然后點擊這個書簽,就可以將該文章分享給你的Google Reader好友。
現在在互聯網上獲取信息是越來越容易了,但是信息的質量也在降低,如何從龐大的信息源中取出那些對自己有用的信息不是一件輕松事。查看別人分享的內容,可以讓我們快速發現一些質量比較高的知識。同時,為了回饋,我們也需要把自己認為好的文章分享出來。每個人關注的興趣面是不同的,這也可以從每個好友分享的內容看出來。有些人分享純粹技術的很多,有些人喜歡分享一些有趣的新聞,有些人喜歡分享思維學習的一些理論。通過經常閱讀好友分享的內容,你會對這些好友的興趣有更多的了解,從而就能更有選擇性的閱讀信息。
我的Google Reader頁面是http://www.google.com/profiles/114279556099966673203,大家可以在Buzz上Follow me,這樣就可以在Reader中看到我分享的文章了。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