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To B 數字化轉型領域,“技術落地性” 永遠是開發者、IT 運維和架構師最關注的核心 ——11 月 1 日落幕的第 14 屆江蘇 CIO 大會,恰好提供了一個 “技術從概念到實踐” 的觀察窗口。作為深耕 BPM(業務流程管理)領域 20 年的服務商,上海斯歌在大會上的 NBS 低代碼流程平臺與 BPM+AI 方案演示,沒有空泛的營銷話術,而是用 “可復現的技術邏輯 + 可驗證的效率數據”,解答了企業在流程智能化中最關心的 “怎么用、效果如何、開發門檻高不高” 三個核心問題。
一、“長三角數字化服務商” 資質:不是榮譽,是技術合規與落地能力的背書
大會主論壇上,上海斯歌入選 “長三角數字化服務商資源池”,這個由滬蘇浙皖四地協會聯合遴選的資質,對技術人來說更像一份 “能力體檢報告”—— 其背后是上海斯歌 20 年 BPM 領域的技術沉淀,而非單純的行業認可:
l 技術合規性:上海斯歌通過 ISO9001 質量管理體系、ISO27001 信息安全管理體系認證,旗下 NBS 低代碼平臺在數據加密、權限管控、流程審計等方面均符合企業級安全標準,對 IT 運維團隊而言,這是 “減少后期合規改造成本” 的關鍵前提;
l 落地驗證:上海斯歌累計服務 500 + 大中型企業,覆蓋制造、汽車、醫藥等 10 + 核心行業,東方航空、羅氏中國、中燃集團等龍頭企業的流程智能化項目,均是 NBS 平臺經過復雜業務場景打磨的實際案例,能幫助 IT 團隊避開 “從 0 到 1” 的落地坑;
l 行業技術認可:上海斯歌連續 3 年入選信通院 “鑄基計劃”《高質量數字化轉型產品及服務全景圖》,還獲評中國低代碼 / 零代碼行業綜合影響力 TOP15,這本質是其 BPM 引擎的穩定性、NBS 低代碼平臺的靈活性經過了第三方機構的技術測評。此外,上海斯歌還深度參編 BPM2.0 標準(Q/KXY EDCC-DT/S-005-2025),其 NBS 平臺、K2 Platform 等產品的設計邏輯與行業標準化要求高度相符,后續對接企業現有 IT 架構時,可大幅減少 “非標適配” 的工作量。
二、三大技術場景拆解:BPM+AI 不是 “炫技”,是解決實際痛點
大會展區的互動演示,是這次技術分享的核心 —— 上海斯歌沒有講抽象的 “AI 賦能”,而是通過 “高效辦公、智能審批、AI 輔助開發” 三個場景,將 NBS 平臺的 BPM+AI 技術邏輯與效率數據直接呈現給開發者、架構師:
1. 高效辦公:上海斯歌 NBS 平臺 BPM+AI,自然語言映射讓流程提效 60%
核心功能:支持 “一句話發起流程”“一句話智能填單”,用戶輸入業務需求(如 “申請 10 臺辦公電腦采購”)后,NBS 平臺的 AI 模塊會自動解析需求、匹配企業預設的流程模板,并從 OA/HR 系統拉取關鍵信息填充表單;
技術邏輯:基于 NLP(自然語言處理)引擎與流程模板庫的聯動,實現 “需求→模板→表單” 的自動化映射;
落地效果:流程啟動效率提升 60%,智能填單準確率超 95%,徹底解決傳統手動填單的繁瑣與誤差問題。
2. 智能審批:上海斯歌 BPM 規則引擎 + AI,讓審批周期縮短 40%
核心功能:針對采購審批、合同審批等核心場景,NBS 平臺 AI 模塊會自動解析待辦信息(如采購金額、供應商資質、合同條款),智能審查合規性與合理性,實時生成包含 “風險點提示、審批依據、建議決策方向” 的分析報告;
技術邏輯:以 BPM 規則引擎為基礎,實現 “信息提取→合規校驗→決策輔助” 的全流程自動化;
落地效果:審批決策周期縮短 40%,決策準確率提升 35%,有效降低企業運營風險。
3. AI 輔助開發:上海斯歌 NBS 低代碼平臺,讓流程開發時間節省 70%
核心功能:AI 輔助生成表單、繪制流程模型、編寫代碼片段,非技術人員也能快速上手 BPM 流程應用搭建;
技術邏輯:低代碼可視化配置 + AI 代碼生成能力結合,覆蓋 “表單設計→流程繪制→代碼擴展” 全開發鏈路;
落地效果:流程開發時間縮短 70%,解決企業 “流程開發周期長、技術人員依賴度高” 的痛點。
三、技術方向:BPM+AI 的下一步,是 “業務運營自主化”
對 IT 從業者來說,本次江蘇 CIO 大會上上海斯歌的技術演示,更像一份 “BPM+AI 落地參考手冊”—— 沒有空泛的概念,只有 “技術邏輯→實際效果→可復用經驗” 的清晰鏈路,這正是數字化轉型中最需要的 “技術務實性”。
在大會交流環節,IT 管理者的提問也完全圍繞 “流程實戰” 展開:“BPM 怎么和現有 SAP 系統打通?”“AI 功能要不要額外采購算力,成本能不能控?” 這些問題的答案,其實藏在上海斯歌的實際案例中:中燃集團通過升級上海斯歌權責模塊,解決了 “子公司流程不統一” 的管控難題;某醫藥企業借助上海斯歌 NBS 平臺對接 LDMS 研發數據管理系統,實現了 “研發流程 + 數據追溯” 的閉環 —— 這些案例并非 “特例”,而是基于上海斯歌 NBS 平臺的標準化技術能力實現的,對有同類需求的企業而言,相當于有了可直接參考的 “流程智能化技術路線圖”。
對開發者、IT 運維、架構師來說,選擇 BPM 平臺的核心是 “技術可控、成本可接受、場景可復用”。若您的團隊正面臨 “流程開發慢”“審批合規難”“跨系統集成復雜” 等問題,不妨參考上海斯歌的 BPM+AI 落地案例,或深入研究上海斯歌 NBS 低代碼平臺的技術文檔。歡迎在評論區交流流程智能化、低代碼開發等具體技術難點,共同探索 BPM 領域的實戰方案。
posted on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