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念定義:
1、十字相乘法是因式分解中十四種方法之一,另外十三種分別都是:1.提公因式法 2.公式法 3.雙十字相乘法 4.輪換對稱法 5.拆添項法 6.配方法7.因式定理法 8.換元法 9.綜合除法 10.主元法 11.特殊值法 12.待定系數法 13.二次多項式。
十字分解法的方法簡單來講就是:十字左邊相乘等于二次項,右邊相乘等于常數項,交叉相乘再相加等于一次項。其實就是運用乘法公式運算來進行因式分解。 [1]
十字分解法能用于二次三項式(一元二次式)的分解因式(不一定是在整數范圍內)。對于像
這樣的整式來說,這個方法的關鍵是把二次項系數a分解成兩個因數a1,a2的積,把常數項c分解成兩個因數c1,c2的積,并使a1c2+a2c1正好等于一次項的系數b。那么可以直接寫成結果:ax2+bx+c=(a1x+c1)(a2x+c2)。在運用這種方法分解因式時,要注意觀察,嘗試,并體會,它的實質是二項式乘法的逆過程。當首項系數不是1時,往往需要多次試驗,務必注意各項系數的符號。基本式子:
二、原理:
一個集合中的個體,只有2個不同的取值,部分個體取值為A,剩余部分取值為B。平均值為C。求取值為A的個體與取值為B的個體的比例。假設總量為S, A所占的數量為M,B為S-M。
則:[A*M+B*(S-M)]/S=C
M/S=(C-B)/(A-B)
1-M/S=(A-C)/(A-B)
因此:M/S∶(1-M/S)=(C-B)∶(A-C)
上面的計算過程可以抽象為:
A ^C-B
^C
B^ A-C
這就是所謂的十字分解法。X增加,平均數C向A偏,A-C(每個A給B的值)變小,C-B(每個B獲得的值)變大,兩者如上相除=每個B得到幾個A給的值。(我也不太理解??)
三、判定
對于形如ax2+bx+c的多項式,在判定它能否使用十字分解法分解因式時,可以使用Δ=b2-4ac進行判定。當Δ為完全平方數時,可以在整數范圍對該多項式進行十字相乘。
四、例題演示: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