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發過程中前端向后端請求數據,很多時候除了200以外對其他的狀態碼不是很了解,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下:
1xx:信息
| 消息 | 描述 |
|---|
| 100 | 服務僅接收到部分請求,但是一旦服務器并沒有拒絕該請求,客戶端應該繼續發送其余的請求 |
| 101 | 服務器轉換協議:服務器將遵從客戶的請求轉換到另外一種協議 |
| 103 | 用于PUT或者POST請求恢復失敗時的恢復請求建議。 |
2xx:成功
| 消息 | 描述 |
|---|
| 200 | 請求成功(這是對HTTP請求成功的標準應答。) |
| 201 | 請求被創建完成,同時新的資源被創建 |
| 202 | 供處理的請求已被接受,但是處理未完成。【一個請求已經進入后臺排隊(異步任務)】 |
| 203 | 請求已經被成功處理,但是一些應答頭可能不正確,因為使用的是其他文檔的拷貝。 |
| 204 | 請求已經被成功處理,但是沒有返回新文檔。瀏覽器應該繼續顯示原來的文檔。如果用戶定期地刷新頁面,而Servlet可以確定用戶文檔足夠新,這個狀態代碼是很有用的。 |
| 205 | 請求已經被成功處理,但是沒有返回新文檔。但瀏覽器應該重置它所顯示的內容。用來強制瀏覽器清除表單輸入內容。 |
| 206 | 客戶發送了一個帶有Range頭的GET請求,服務器完成了它。 |
3xx:重定向
| 消息 | 描述 |
|---|
| 300 | 多重選擇。鏈接列表。用戶可以選擇某鏈接到達目的地。最多允許五個地址 |
| 301 | 所請求的頁面已經轉移至新的URL。 |
| 302 | 所請求的頁面已經臨時轉移至新的URL。 |
| 303 | 所請求的頁面可以在別的URL下被找到。 |
| 304 | 未按預期修改文檔。客戶端有緩沖的文檔并發出了一個條件性的請求(一般是提供If-Modified-Since頭表示客戶只想比指定日期更新的文檔)。服務器告訴客戶,原來緩沖的文檔還可以繼續使用。304狀態碼或許不應該認為是一種錯誤,而是對客戶端有緩存情況下服務端的一種響應。 |
| 305 | 客戶請求的文檔應該通過Location頭所指明的代理服務器提取。 |
| 306 | 目前已不再使用,但是代碼依然被保留 |
| 307 | 被請求的頁面已經臨時移至新的URL。 |
| 308 | 用于PUT或者POST請求恢復失敗時的恢復請求建議。 |
4xx:成功
| 消息 | 描述 |
|---|
| 400 | 因為語法錯誤,服務器未能理解請求 |
| 401 | 合法請求,但對被請求頁面的方法被禁止。因為被請求的頁面需要身份驗證,客戶端沒有提供或者身份驗證失敗。 |
| 402 | 此代碼尚無法使用 |
| 403 | 服務器已經理解請求,但是拒絕執行它。 |
| 404 | 請求失敗,請求所希望得到的資源未在服務器上被發現。 |
| 405 | 請求中指定方法不被允許。 |
| 406 | 服務器生成的響應無法被客戶端所接受。 |
| 407 | 用戶必須首先使用代理服務器進行驗證,這樣請求才會被處理。 |
| 408 | 請求超時。 |
| 409 | 由于沖突,請求無法被完成 |
| 410 | 被請求的頁面不可用 |
| 411 | “Content-Length”未被定義。如果無此內容,服務器不會接受請求。 |
| 412 | 請求中的前提條件被服務器評估為失敗。 |
| 413 | 由于請求的實體太大,服務器不會接受請求。 |
| 414 | 由于URL太長,服務器不會接受請求。當POST請求被轉換為帶有很長的查詢信息的GET請求時,就會發生這種情況。 |
| 415 | 由于媒介類型不被支持,服務器不會接受請求。 |
| 416 | 客戶端請求部分文檔,但是服務器不能提供被請求的部分。 |
| 417 | 服務器不能滿足客戶在請求中指定的請求頭。 |
| 422 | 當創建一個對象時,發生一個驗證錯誤。 |
5xx:成功
| 消息 | 描述 |
|---|
| 500 | 服務器遇到了未曾遇到的錯誤,導致它無法完成請求的處理。 |
| 501 | 請求未完成。服務器不支持所請求的功能,或者服務器無法完成請求。 |
| 502 | 請求未完成。作為網關或者代理工作的服務器嘗試執行請求時,從上游服務器接收到無效的響應。 |
| 503 | 由于服務器維護或者過載導致無法處理請求,這個情況是暫時的。 |
| 504 | (網絡超時) 服務器作為網關或代理,但是沒有及時從上游服務器收到請求。 |
| 505 | 服務器不支持請求中指明的HTTP協議版本 |
| 511 | 用戶需要提供身份驗證來獲取網絡訪問入口 |
————————————————
版權聲明:本文為CSDN博主「吳迪軟件開發」的原創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權協議,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及本聲明。
原文鏈接:https://blog.csdn.net/weixin_43606158/article/details/9592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