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P QM 模塊的弊端?
SAP QM 模塊的弊端?
晚上一個同行在微信上問我,SAP QM模塊有哪些弊端。這引起了筆者的思考,雖然在幾個SAP項目實施過程中擔任QM顧問,但是還真沒有去全面的思考過SAP QM模塊有哪些弊端這樣的問題。筆者所做過的QM項目都是global rollout項目,沒有經歷太多的自開發功能。要說SAP QM模塊有啥弊端或者不足之處,可能還真不如做過很多民營企業項目的顧問們回答得更接地氣。
筆者結合自己的個人經驗和對SAP QM標準功能的一些認知,整理了幾條回復了該同行。本文就是基于筆者對于同行在微信上的回復整理之后形成的,與同行們共勉,不對之處望得到同行們的斧正。
個人認為,SAP QM模塊本身功能還是很強大的,對于企業的各個后勤業務部門的業務流程都有控制點。不過筆者認為,SAP QM模塊(標準功能)確實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
1), 比如生產過程的檢驗功能做的不太好,項目實踐中基本沒有用到過,純粹就是一個雞肋。業務團隊認為這個03檢驗類型并不適用,某個環節設置了控制點觸發了檢驗批,卻不能從技術上實現檢驗批放行之前不允許執行后續工序步驟,不能在技術上實現強管控,卻又要對檢驗批在SAP系統上做相關的處理(錄入結果,使用決策等),徒增系統操作工作量卻無價值。
2),06類型(客戶退貨檢驗)的檢驗批不與庫存關聯,所以對于客戶退貨過程的檢驗控制比較弱,其實也是個雞肋。不過筆者有在項目上遇到過某個客戶的global template對于06類型的檢驗批做了增強,檢驗批產生的同時自動將庫存也轉為質檢(QI)狀態,檢驗批放行后自動將庫存釋放出來。
3),07檢驗類型與89檢驗類型功能上都有些重疊。其實有了89檢驗類型就夠了,07檢驗類型顯得多余。
4), 交貨單相關的檢驗類型其實就是雞肋。因為即使觸發了檢驗批,檢驗批如果未放行也不能阻止對delivery的發貨過賬,因此這些檢驗類型基本不太實用。
5), 報表不太友好。比如不能以用戶友好的格式批量顯示多個檢驗批各個檢驗特性的檢驗結果等,只能通過自開發報表的功能來實現。
6), QM模塊對于Batch Hold功能基本不能支持,需要做增強開發才可以。比如業務發現某個批次的成品出問題了,而這個批次的成品可能已經在全球很多家銷售中心有庫存,如何通過一個batch hold的功能將該批次全球hold住,不讓任何銷售中心發貨給客戶。比如某個批次原材料出現質量問題,則不能通過Batch Hold功能自動將它所生產出來的所有半成品成品全部HOLD住。
7), QM 模塊里的quality notification雖然可以支持客戶投訴,供應商投訴以及內部質量調查活動,但是功能太弱,不太好用。
8), SAP QM標準功能對于企業里很多典型的場景并不支持。比如一些企業由于倉庫場地緣故需要租賃第三方倉庫來存儲物料,將物料從內倉轉入第三方管理的外倉,不需要質檢,但是從外倉轉入內倉需要質檢;又比如從GMP物料轉為Non-GMP物料不需要質檢,從Non-GMP物料轉為GMP物料需要質檢等等。這些場景,SAP QM標準功能基本都不能支持。
9), 該同行也做了補充:SAP的QM側重于檢驗數據的處理和判定,質量體系、測量分析、過程數據的監控以及事前控制這些方面比較薄弱。這個補充很到位!
至于其它還有些什么不足,也希望同行們給出建議。
-完-
寫于2022-1-4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