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第一次學Docker
剛開始學,還只是一知半解,但是今天只學了這一點,容我水一點。其中肯定有不少錯誤或者不恰當的地方,求原諒。希望我以后能定期回顧自己的博客吧,hhh,估計有些難,但是給自己定下一個研究目標總是好的。
一、什么是Docker
搜索發現,docker是一個開源的應用容器引擎。
emm,對我現在來說,我還是不是很能理解。以我現在的目光來看,docker是一個集成了虛擬系統的包管理工具,能夠不用搭建虛擬硬件平臺來實現虛擬機,并且具有快捷搭建環境的功能。具體來說就是能大大減少搭建環境的麻煩。
docker和虛擬機的區別是虛擬機是在已有物理基礎上構建一個虛擬化平臺,不同虛擬機之間是互相隔離的,而docker利用原系統內核來構建一個虛擬平臺。和虛擬機相比,docker更輕便但是虛擬化程度小于虛擬機。

圖1. 傳統虛擬化

圖2. Docker虛擬架構
二、Docker三大組建
1. image(鏡像)
這里的鏡像就有些類似于我們裝虛擬機的iso文件,內部包含著我們系統信息、軟件環境等,鏡像可以是從官方hub中提供的,也可以是由私人服務器上傳提供的。
2. container(容器)
如果說鏡像是iso文件,那么容器就像是利用這個文件構建出來的一臺虛擬機,我們講iso文件中所包含的系統文件復制到系統上構建新的系統。同理,我們根據鏡像文件構建出相應的容器,就像是一個類構建一個實例。
3. registry
字面理解,就是放鏡像文件的地方,同一個文件在倉庫中往往對應著多個標簽用來區別不同版本,具體作用還沒學,等等再補充。
三、一些基本命令
最基本的方式
docker --help
1. 鏡像操作
以拉取一個ubuntu鏡像為例,上面提到對應著多個版本,所以我們需要指定標簽。
從官方倉庫中拉取操作:
docker pull ubuntu:20.04
# 一般格式:
docker pull registry:端口號/倉庫:tag
查看鏡像列表
docker image ls
附加那些搜索啥呀、展示全部啥的我就不一一例舉,大部分軟件都是一個套路
從鏡像文件run一個容器
docker run -i -t ubuntu:20.04
其中-i能讓這個容器標準輸入保持打開,不然會出現這個容器打開又瞬間關閉的情況。
-t能讓docker分配一個偽終端并綁定到容器的標準輸入上,實測沒有這個參數就不會出現linux命令行前面那種 用戶名@計算機名的格式
還有一個-d我暫時沒用到,沒認真學
刪除image-->直接docker rm id就行,id只要前幾位能區別開就行,和其他軟件大差不差,就不贅述
2. 容器操作
運行容器
docker start -it id
退出就直接exit就行
查看容器-->一樣還是ls,不過要將image換成container,還有一般要加-a
如果容器已經運行,但是沒有進入
docker exec -it id bash
這里能夠做到進入bash環境,切exit只會退出bash,不會stop容器
那么關閉容器和刪除容器就不用說了吧
好了,該說的都說了,由于我還用不到太高深的東西目前就不打算繼續深入了,等做項目的時候繼續研究。祝大家及自己——明確目標??。。。。。。。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