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要為現金流建模
1. 前言
很久以來我一直有這樣的想法,如果我有一個企業,一如何為企業建立數學模型定要在新的年度開始之前,為我的企業定好這一年的現金流計劃。
2. 現金流計劃
一般商業企業存在的目的就是盈利。大家都知道這個公式
利潤 = 收入 - 支出
這個公式里隱藏了很多信息。我們先看支出。所謂的支出,就是公司必須支付出去的錢,這些錢很多是重要支出,不可以省的,比如員工的工資。所以要確保公司的這些核心支出不中斷,就必須保證公司的收入不中斷。這樣,公司的經營才能夠持續而不受威脅。
因此,確保現金流不中斷,是企業經營者要確保的核心工作之一。
那么如何規劃現金流計劃?
假如我們現在是一個項目型軟件公司,靠出賣碼農的勞動力為生。公司現在有現金儲備¥150萬,公司規模15人,平均工資¥10000元。每個項目平均單價40萬,項目平均完成周期3個月,項目商務費用占比40%,公司同時開展2個項目。這個企業的主要現金流計劃如下圖所示。

在做這個計劃的時候,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按照上面的設定,如果項目周期延長到4個月,或者項目平均單價下降到30萬,企業立刻就變得持平甚至虧損。很多時候一些費用其實很難降低,而項目延期又是很高概率的事情。圖上的虛線是10%利潤率的線,實際上,這個模擬企業的利潤率只有傳統行業的水平。

突然想起以前看過的一個管理方面的書,書名都已經忘記了,唯一記得的一句是:企業內部只有成本!一句話受益匪淺。附件是我的excel,大家可以下載下來玩一下,模擬經營一家自己的軟件公司。
3. 收入規劃
現金流計劃做好了之后,基本的支出控制相對容易,但是整個計劃要真正落地,收入的規劃非常重要。一個項目要成功拿下,基本要經過幾個階段:商機尋找-->項目洽談-->項目交付-->尾款支付。

這幾個階段之間并不是100%能夠從上一個階段到下一個階段,比如尋找到100個商機,能夠進入洽談階段的也許只有40個,能夠簽訂合同的只有5個,項目順利如期交付的可能只有4個,尾款能夠收完整的可能就剩3個了。這個例子里,每個階段之間的轉化率分別是40%、12.5%、80%、70%。
因為每個階段的推進都有專門的人負責,所以根據轉化率的高低變化,可以做績效考核的指標。但是為了確保公司的項目不中斷,就意味著按照上面的轉化率,公司的銷售團隊要每半年獲得100個左右的商機,平均2天獲取一條商機信息。
4. 后記
本文只是做了一個簡單的例子,實際的企業管理還是蠻復雜的,但是從簡化模型開始,一步步進化,最終就可以形成一個適合企業自己特點的模型。不過我發現中國人的一個特點,當你提出一種方法,人家照著你的方法做了,發現效果不好的時候,通常他會質疑你的方法,而不是深究自己的原因。當然更不會去嘗試吃透你的方法,進而發展自己的方法。
業界流傳當年華為實施IPD的時候有一句名言,叫“先僵化,后優化“,正是因為這句話,華為克服了重重困難,將企業提升到了新的高度。華為的企業管理能力,是在開放基礎上,吸收全球智慧得到的結果。如果當時半途而廢,或者提前開始什么”華為自己的IPD“的話,這次恐怕連被美國制裁的資格都拿不到,誰會在意一個小作坊呢。
對手眼里有你,其實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肯定,也是一種榮耀!
附件地址:https://urlc.cn/AiKNPQgk

公眾號:老翅寒暑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