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管理沙龍第五次聚會
項目管理沙龍第五次聚會
本次的話題從第30個項目百態模式《短鉛筆》開始。“短鉛筆”模式里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這一句話“只有把用短的鉛筆交上去,才能更換一支長鉛筆”。很多人都遇過這樣的公司,因為要所謂的“控制成本”,結果卻把自己的員工當成了“賊”那樣提防,顯然這是一種錯誤的做法。
有人在聚會上提出了另外的觀點,“成本控制無所謂好與壞,關鍵是從什么角度去看”。不同的角度看問題,得到的結果是不一樣的,對于公司來說,當然是要千方百計盈利,所以“控制成本”本身并不是問題,但是在做法上一定要考慮“負面情緒”的影響。
另外有人舉了一個真實的例子:一個部門的重要會議上,一個員工突然接到他老婆的緊急電話,要求他去醫院接她。但是這個會議卻了他就開不成,而且老板在場。作為老板,這個時候怎么處理才是最恰當的?經過討論,最合適的方法就是先詢問是否可以開完會再去,如果不可以,就派公司車去接送一下,減少時間浪費。而現實中這位老板卻是和員工發生了一點不愉快,讓本來能夠提高核心員工滿意度的行為,變成了一個徹底的減分動作。
在任何一個行動上,如果是一種公司行為的話,就一定要考慮是否能夠產生收益和回報。這種收益可以是金錢、感情、知識等的各種形式。如果說因此的“投入”和“回報”不合算的話,就需要考慮是否要停止或者干脆不做。典型的例子是我們集團提供了一年的“下午茶”,雖然出發點是解決有人下午肚子餓的問題,可是實際上對每個人都只是純粹的解饞作用,有它不多,沒它不少,但是真正晚上加班餓肚子的情況卻無人理會。所以這種“投資”行為完全是失敗的,因為它想解決的“問題”根本就不是問題,真正需要解決的問題卻沒有涉及。
另外的例子是某個與會者的親身經歷,因為工作需要,他做了一種技術的預研,打算完成之后同時在幾個項目組進行實施,但是卻在即將成功的時候,被迫中斷,并進入某個項目組繼續他的技術。圍繞這個例子,大家給他做了一些分析,一致認為他和上級領導的溝通出現了問題,進度不透明,溝通不到位,導致功敗垂成,而且顯然他的工作策略也有問題。從公司的角度去看,在某個項目組實驗技術成功之后再推廣,風險最低,效果也最明顯。這不正式“敏捷”所倡導的方法么。
從這個例子里我們可以看到,人處在不同的位置,其成本計算模式也是不同的,因為每個位置的人看到的成本內容并不一致。成本除了顯性成本之外,還有隱性成本。回到一個PM的立場去看,PM是對項目了解最全面的人,所以PM要充分了解上級對項目的看法,并且在上級需要作出決策的時候,及時給出建議和選擇項,讓他充分了解項目中的隱性成本因素,有利于上級作出更準確的決策。
企業要消減成本,必須要提高員工價值。但是對于企業來說,衡量員工價值的重要方式就是“績效評估”。隨后話題轉到了績效問題上,也正好契合了第64模式《烏比岡湖兒童》的話題:通常績效評估都是不準確的。與會者談到了很多的績效評估方法,比如外企通常會規定很多KPI,thoughtworks公司提倡的自我管理、團隊管理等。但是首先公司要對員工的定位要清晰。
最后討論了一下第75模式“冰箱門”,項目組有一個公開的,大家都可以方便接觸的溝通場合是非常重要的,在敏捷項目中,有“看板”,有“每日立會”都符合這個模式。

公眾號:老翅寒暑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