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阿舜學音樂-筆記】2.5貝司
2.5.1什么是貝司?
眾所周知,貝司在樂曲中的存在感總是約等于零(開玩笑的)。但對于樂曲來說,貝司提供的低頻相當重要,據阿舜老師不完全統計,流行音樂中很難找到不用貝司的。
言歸正傳,貝司(Bass)與吉他結構相似,較為明顯的區別就是琴弦數量,吉他是6根,貝司是4根(通常是4根,5根較為少見),同時貝司的琴弦較粗,原理就是琴弦越細發出的音越高。(”你還給你的吉他取名叫貝司,真幽默“)貝司最常見的是電貝司,此外還有木貝司。


2.5.2電貝司
演奏上,樂手一手按品格,一手撥琴弦,其中,品格決定了音的高低。聲音進入拾音器,在向設備傳輸,經過一定處理再在設備上放出。調節鈕調節聲音的大小與音色等。這里介紹貝司的一種特色手法——slap,用右手拇指去敲擊琴弦(音頭很強,非常華麗)。
編排中,貝司每個小節的第一個音(或者說強拍上的)都是一般都是和弦中的低音(不是根音),這樣才能決定小節中最重要和弦的總體和聲效果。
節奏上,貝司的主節奏通常與主套鼓的底鼓重疊(并行狀態)。低頻是對樂曲起決定性作用的聲部,而樂曲構成主要分噪音體系與樂音體系。噪音體系主要的樂器就是套鼓,樂音體系就是各種具有音高的樂器。因此噪音體系中對節奏最重要的就是套鼓的底鼓,樂音體系最重要的就是貝司低音。因此貝司主節奏與底鼓應當達成統一來保證整體節奏的統一。此外,在不影響主節奏的情況下,貝司也可有變化。
設計時,要先設計好主節奏,先有底鼓再用貝司套。同時,底鼓頭音重、延音短,而貝司頭音相對較弱、延音長,二者相輔相成,一齊出現使得低頻渾厚有力。貝司雖然是低音樂器,卻十分有表現力,因此設計時不要太過平靜,適當的加花能讓其更加出彩(也包括滑音、彎音等技巧,但貝司為了保持平穩基本不用顫音)。甚至是中音部分,貝司也能夠參與演奏。
所謂滑音,就是從一個音平滑地過渡到另一個音。而彎音就是從一個音滑到另一個音再滑回來,也叫單波音,是裝飾音的一種。
2.5.3其他貝司
木貝司與電貝司的功能類似,但延音較短、音頭較輕,配器較弱的時候可以考慮使用,當配器豐富的時候升級為電貝司。
大提琴和低音大提琴只用手指去撥就可以起到貝司的作用,音色與木貝司接近。
合成貝司也是一種常見的貝司,是利用合成器模擬音頻信號技術產生的一類中低音音色,多用于電子音樂中,負責低音區及中音區的某些聲部(甚至任何聲部),多用于某些電音歌曲中。
2.5.4參考資料:
[1]阿舜.【全網唯一】學院級·系統化·全系列 音樂制作編曲教程 [ 理論加實踐 輔導帶作業 ] 零基礎教學入門自學課程【全新版本】[OL].bilibili,2023-11-14/2025-2-11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