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阿舜學音樂-筆記】1.11和弦的表現形式
和弦的分配
在音樂演奏中,和弦會有縱向和橫向兩種分配形式。
和弦最低的音鋪墊了整體和弦宏觀色彩與基調,一般詞用和弦的根音,但并不一定。
同時最低的音通常要與上方的音有一定距離,一般是大于等于五度,具體也和音區有關。
所謂和聲鋪底,就是鋪設主要和弦音的區域,一般采取1~2件樂器。
縱向分配
在縱向上,有兩種表達形式,分別是封閉和開放,其二者的區分是按音之間的距離來分配的。
封閉式和弦一般采用原位和弦三度疊加的形式或者在原位的基礎上進行轉位,所以音的距離并沒有拉得太開。
總體聽起來緊致而豐滿,表現力較為集中。
開放式和弦通常跳過第一轉位,直接將中間的音進行增減八度之類,因而能將各音之間的距離拉開得較大。
總體聽起來會較為開闊而略顯空靈。
以下給出兩種形式的示例:
橫向分配
在橫向上,同樣有兩種表現形式,分別為分解和弦與柱式和弦。
二者的差別主要體現在各音的出現時間,分解和弦是各和弦音依次出現,時間上有先后關系,而柱式和弦則是一同出現。
柱式和弦在平時使用時一般都采用封閉型,極少使用開放型,因為柱式就要求演奏時幾個音同時出現,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難度,若再使用開放式,無疑會為演奏增添許多困難,同時也有一些在功能上的考量。
以下給出柱式和弦的示例:
同時柱式和弦在演奏時并不一定要一拍一彈過于死板,可以適當增添一些節奏變化。具體如下圖舉例:
分解和弦各個音的表現力更加突出,橫向上表現力更加分散,所以分解和弦聽起來有一種旋律感和陳述感。
而相對的,分解和弦使用開放型相對較多,因為各音依次出現使其演奏難度上能夠相對可控。
以下給出分解和弦的示例:
分解和柱式只是最主要而典型的兩種表現形式,在真正實踐中,很多時候會把二者結合在一起或者使用介于兩者之間的表現形式。
舉例如下圖所示:
示例中,節拍上使用的是柱式和弦,而在兩個拍子中間(即反拍)彈奏了一個單音,這就是介于二者之間的形式。

該示例則是二者相結合,里面有分解也有柱式,但是具體彈奏中也要保證中音區的距離不要太大,既有難度方面的考慮,也能保證和聲鋪底的平穩性。
于是,可以使用一些轉位對上例進行處理,如下圖所示:

關于節拍
所謂節拍的強弱次強弱,并非指力量上的,而是指對樂曲行進中的重要性與決定性的強弱,因此強弱次強弱并不能來判斷樂曲的節拍類型,
而是以和弦的表現形式來確定節拍類型。
簡單地來說,幾拍換一個和弦(總體上)是判斷節拍類型的手段。例如兩拍換一個和弦,一小節四拍,那么曲子便是2/4拍.
換而言之,換拍子也是該拍對樂曲的決定性影響的體現,通過觀察該拍更換和弦,也能夠判斷出該拍對節奏具有強影響。
(注:4/4拍在某些時候可以一節換兩拍,就是在次強拍上換)
以下給出2/4拍示例:
因此,同一首旋律可以有不同的編曲節拍。
參考資料:
[1]阿舜.【全網唯一】學院級·系統化·全系列 音樂制作編曲教程 [ 理論加實踐 輔導帶作業 ] 零基礎教學入門自學課程【全新版本】[OL].bilibili,2023-11-14/2024-11-15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