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隨筆一:低代碼開發與 SQL 核心知識
一、低代碼軟件開發:
低代碼平臺通過可視化與模型驅動,重塑了傳統軟件開發流程。其核心可歸納為三個緊密銜接的階段,確保從概念到上線的流暢與高效。
(一)低代碼開發核心三階段
以下流程圖清晰地展示了這三個階段的流轉與核心任務:

- 設計階段:奠定基石
-
原型界面設計 (“設計即開發”):在需求溝通的同時,利用平臺工具快速搭建出可交互的UI“架子”。此原型并非靜態設計稿,而是可直接繼承至開發階段的真實界面,從根本上避免了設計與開發的脫節。
-
數據庫建模:規劃穩健的數據結構是業務完整的保障。
-
模型類型:區分字典表(存儲穩定的基礎分類)與事務性表(承載核心業務數據)。
-
字段規劃:明確主鍵(唯一標識)、維鍵(用于查詢篩選的描述性字段)與度量字段(可計算的數值)。
-
關聯設計:建立表間關系,確保數據一致性與業務邏輯完整。
- 開發階段:可視化快速構建
-
核心活動:通過拖拽配置方式,將前端界面與后端數據模型、業務邏輯進行綁定。
-
質量保障:結合隨時測試,形成“開發-測試-反饋-調整”的快速閉環,及時發現問題,降低修改成本,保障最終質量。
- 發布部署階段:一鍵交付
-
簡化流程:基于統一的平臺底座,實現無需編譯打包的一鍵發布。
-
核心價值:消除了環境差異,簡化了傳統復雜流程,實現快速、可靠的上線。
(二)解決方案設計說明書:
該文檔是低代碼項目中承上啟下的關鍵產出物。
-
功能概述:基于需求用例與原型,串聯業務全鏈路。明確功能交互(保存、提交)、前端邏輯(字段校驗、默認值)與后端邏輯(數據計算、提交處理)。
-
原型說明:詳細定義頁面類型(如列表頁、步驟條式錄入頁)及每個組件的屬性(類型、是否必填等),為開發與測試提供明確、統一的依據。
(三)與敏捷開發的完美融合
低代碼平臺是實踐敏捷開發理念的絕佳載體。
-
需求響應:需求調研與原型設計同步,快速響應變化。
-
迭代基礎:數據模型與解決方案說明書為Sprint規劃提供了清晰依據。
-
質量與效率:可視化的開發方式結合隨時測試,使得在迭代中完善UI、邏輯與交互成為可能,最終通過自動化測試保障每個迭代的交付質量,實現高效、持續的交付與優化。
二、SQL核心知識精要
(一)數據類型:數據的容器與約束
1.字符串類型
CHAR(n):定長字符串,長度不足時用空格填充。適用于長度固定的數據(如身份證號)。
VARCHAR(n):變長字符串,按實際內容存儲,節省空間。適用于大多數文本字段。
VARBINARY(n):用于存儲二進制字節數據。
2.數值類型
INTEGER/INT:整數。
DECIMAL(p, s)/NUMERIC(p, s):精確小數。p為精度(總位數),s為標度(小數位數),如DECIMAL(10,2)可存儲12345678.99。NUMERIC在多數數據庫中與之功能相同。
3.日期時間類型
DATE:僅存儲年月日。
TIME:僅存儲時分秒。
DATETIME/TIMESTAMP:存儲年月日時分秒。TIMESTAMP通常與時區相關,范圍較小。
4.布爾類型
多數數據庫無原生BOOLEAN類型,常用替代方案:
MySQL:TINYINT(1) (1/0)
Oracle:CHAR(1)('Y'/'N')
SQL Server: BIT (1/0)
5.域(Domain)
一種自定義數據類型,可附加檢查約束,用于保障數據完整性。例如,可創建一個PositiveSalary域,限制其值必須大于0。
(二)數據操作:增、改、刪的要點
1.插入數據 (INSERT)
-
基礎語法:
INSERT INTO 表名 (字段1, 字段2) VALUES (值1, 值2); -
批量插入:可使用多個值列表,或用INSERT INTO ... SELECT ...從查詢結果導入。
-
注意:字符和日期值需用單引號包圍;可顯式插入NULL。
2.更新數據 (UPDATE)
- 基礎語法:
UPDATE 表名 SET 字段1 = 新值1, 字段2 = 新值2 WHERE 條件; - 核心警告:務必謹慎使用WHERE子句。若無WHERE條件,將更新表中全部數據行,極易造成數據事故。
3.**刪除數據 **(DELETE vs TRUNCATE)
-
基礎語法(DELETE):
DELETE FROM 表名 WHERE 條件; -
可回滾,但無WHERE條件時會清空整個表。
-
受外鍵約束限制:若某行被其他表引用,則刪除可能失敗。
-
基礎語法(TRUNCATE):
TRUNCATE TABLE 表名; -
直接清空表格,不可回滾,執行效率高。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