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作業要求在哪里 2018級計算機和綜合實驗班
這個作業的目標 CSDN功能測試
作業正文 [鄭鈺紅——第四次個人作業——案例分析]
其他參考文獻

第一部分 調研,評測

1.1 基本功能

功能多樣化,有根據關注d進行推送,還有一些實時熱點。


第二部分 分析

2.1 使用體驗

作為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已經用CSDN有兩年了,每當偶遇到專業知識不理解或是有疑問都會在這個平臺去尋找答案和解決方法,方便快捷,眾多碼農集思廣益,我覺得非常好。

2.2 軟件存在的優點和Bug問題

  • 優點

    • CSDN有很多熱門推薦,根據平時搜索的數據,通過大數據去探測本人的喜好去推送一些相關的內容
    • CSDN平臺商有很多有經驗的碼農貼出帖子經驗分享或是疑難雜癥的解決方法或是分析思路,給我們很好地一個平臺去學習
  • 缺點

    • 不知是否是我手機的原因,當我打開夜間模式CSDN頁面會進行刷新,但是并沒有切換到夜間模式
    • 平臺上所發表出來的文章雖有標注出處但是雷同率高,幫助不大
    • 若是在網頁上搜索的文章要進行全文閱讀,網頁會提示前往CSDN軟件上查看,但是關閉彈窗后仍可以繼續閱讀全文
    • 搜索熱度不高的關鍵字,彈跳出來的可能是毫不相關的文章

2.3 對于Bug的改進意見

  • 需要程序員對夜間模式這個模塊進行更新
  • 加大平臺發布的監管,對雷同的文章加以管制
  • 對于關鍵字的檢索要做到量化,精準

2.4 Bug評價指標量化標準

星級 評價標準
★★★★★ 毫無產品體驗感,無法解決用戶實質性問題
★★★★ 能夠幫助用戶解決一些實際性問題,但是操作麻煩,過程繁瑣
★★★ 出現漏洞,有所偏差,影響用戶體驗感
★★ 出現一些小bug但是實用大于解決問題出現的解決辦法
對用戶的體驗感基本不產生影響,產品體驗感不錯

2.5 Bug檢測環境

  • Bug發生時的測試環境
    手機型號:vivo X21
    CPU型號:高通 驍龍660AIE
    GPU型號:高通 Adreno512
    核心數:八核
    Android 版本:11
    CSDN 版本:v 4.6.1

2.6 Bug分析

  • 不知是否是我手機的原因,當我打開夜間模式CSDN頁面會進行刷新,但是并沒有切換到夜間模式
    分析:不同手機的夜間模式情況不同,可能當中還存在與手機版本不同相沖突
![](https://img2020.cnblogs.com/blog/1538337/202104/1538337-20210426145157935-1981257322.jpg)
  • 平臺上所發表出來的文章雖有標注出處但是雷同率高,幫助不大
    分析:作者對于關鍵字的搜索有做改動,標題有相差度,平臺監測不到
![](https://img2020.cnblogs.com/blog/1538337/202104/1538337-20210426145850717-1189536422.png)
![](https://img2020.cnblogs.com/blog/1538337/202104/1538337-20210426145917489-7937913.png)

-若是在網頁上搜索的文章要進行全文閱讀,網頁會提示前往CSDN軟件上查看,但是關閉彈窗后仍可以繼續閱讀全文
分析:軟件能夠自動識別網頁登錄不需要跳轉


-搜索熱度不高的關鍵字,彈跳出來的可能是毫不相關的文章
分析:根據搜索觀看熱度較高的排列在前面

2.7對于Bug的改進和建議

1.對于未完善夜間模式體驗模式的 用戶體驗感★★★

  • 未完成該部分在周圍是全黑暗的環境下會給用戶帶來不好的體驗,對視覺沖擊較大,較為損害眼睛

2.對于平臺上所發表出來的雷同文章 用戶體驗感★★★★

  • 有需要查詢的用戶才會對其進行搜索,若雷同率高則對于用戶來說是無效查詢

3.無效打開APP的提示全文查看 用戶體驗感★

  • 出現的小bug對于用戶體驗感影響不大

4.文章與檢索內容毫不相干★★★

  • 需要加強平臺對文章的查詢和著重對關鍵字檢索的相關資料

第三部分 建議,規劃

1.市場概括

  • 現階段,數據化信息化爆炸的時代,越來越多的人從事IT行業開啟程序猿模式,這是將來的一個大趨勢,無疑更多的人才會出現在這個領域

2.市場現狀

  • 很多為程序員們開發的軟件和網頁數不勝數,菜鳥教程,博客園,程序員客棧,StackOverFlow技術達人等等。

3.市場與產品生態

  • 針對的人群不光是學生,程序員,也可能是對于電腦有一些問題想要自行解決的網友們或是編程愛好者

4.產品規劃

  • 如果我是項目經理,我會聘請六位程序員,在16周的時間做好安排
    | 分工 | 人數 |
    | :----------------- | :--------------- |
    | UI設計 | 1名 |
    | 數據挖掘,深度學習 | 2名 |
    | 信息安全管理+測試 | 1名 |
    | 程序設計 | 1名 |
    | 后端管理 | 1名 |
時間 任務
1周 需求分析
2-3周 程序的設計和工作分配
4-8周 產品的初步設計框架
9-11周 進行產品的大框架的完善
12-13周 對界面的美化和局部功能的調整
14-15 程序調試和小部分的改進
16周 產品測試和敲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