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文鏈接] Steve Freeman 寫了一篇 blog擁抱極限編程(Do do XP)來反駁我的這篇文章。我開始厭倦了和那些堅持認為Scrum離開了極限編程就不再有價值的人的無休止的論戰。 Scrum 很好用 — 但前提是實施者必須從基礎上理解它的價值所在和實施原則。 你應用Scrum所處的環境條件決定了你在實施過程中應該采取哪些措施。 比如,在教堂里實施Scrum和在軟件開發中實施Scrum有著不同的一套實施策略。而這兩種情況下的實施措施又和傳統的Scrum有不同之處。極限編程的擁護者動不動就抱怨在軟件工業中Scrum沒有提供很好的開發原則。 但就目前極限編... 閱讀全文
posted @ 2014-03-24 18:02
dai.sp
閱讀(183)
評論(0)
推薦(0)
摘要:
[原文鏈接] agile software development在文章遠離極限編程(Don’t do XP)里, Tobias Mayer 建議人們不要去搞極限編程(XP)。 我和Tobias相知已久,我想他這個問題上錯了。 我不知道他在跟誰爭論,但他們的有些爭論就是“嚼舌根”。我想如果他曾經試過一次XP,那他的言論會更有說服力。 XP并不是一個萬能的解決方案,但它確實是一種方案,而且我們知道如何使用它。作為一個臨時的XP支持者,我并不抱怨 “在軟件工業中Scrum沒有提供很好的開發原則”,我只抱怨這個產業。 如果我們能在這個產業里有效率的工作,那我們也就不會有... 閱讀全文
posted @ 2014-03-24 18:01
dai.sp
閱讀(175)
評論(0)
推薦(0)
摘要:
[原文鏈接]“技術債務(technical debt)”這個詞是由Ward Cunningham 發明的,用來描述為了在最后期限前實現某個項目任務而讓開發團隊做某種技術上的妥協。這里有兩篇博客文章,Uncle Bob 和 Martin Fowler 分別在里面描述了幾乎所有項目都可能會遇到的各種技術債務。在A Mess is not a Technical Debt這篇博客里, Uncle Bob 評論說,做出妥協是實現有最后期限目標的必要的手段。但是他區分妥協與否的方法只是純粹從代碼的粗心與否來考慮:編碼混亂并不是一種債務。編碼混亂就是編碼混亂。技術債務的產生是由現實的工程約束造成的。這是有 閱讀全文
posted @ 2014-03-24 17:56
dai.sp
閱讀(227)
評論(0)
推薦(0)
摘要:
[原文鏈接] 我遇到很多客戶做過壓力測試 – 有大規模的,也有小規模的 – 有用開源工具的,也有用商業軟件的。 壓力測試本身變得越來越容易,越來越可以支付的起——因為出現了很多很好用的壓力測試工具。還有一些公司提供在線壓力測試服務。盡管做壓力測試越來越容易、越來越有效率、而能花很小的代價產生很大的壓強,但是我的所有客戶都遇到了同樣一個問題:壓力測試并不會報告是什么導致了問題。它只會報告這有了問題,例如:查詢頁面在并發50個用戶使用時變慢下來,但它不會顯示什么導致了變慢。捕獲到的性能統計數據例如CPU和內存使用量只是強調了潛在的問題區域,但并不會指出實際的根源在應用程序的什么地方。標準的壓力測. 閱讀全文
posted @ 2014-03-24 17:50
dai.sp
閱讀(412)
評論(0)
推薦(0)
摘要:
[原文鏈接]上圖為本文的作者:Matt Welsh自從我離開哈佛后,經常有人問我現在在谷歌工作是什么樣的情況。我猜想很多人會認為從一個終身教授到一個軟件工程師的轉變存在很大的身份落差。但除了這個頭銜外,我工作的還是很高興的,而且在這個新角色上,我的工作效率比以前在哈佛任教的8年中的任何時候都高——盡管當一名教授和管理一個開發團隊在很多方面都有非常相似的地方。我在谷歌的西雅圖辦公區帶領一個開發團隊,這個團隊負責手機網站性能方面的一批技術工程。(你可以從我之前的幾篇博客里了解更多的關于我的團隊的背景信息。)最近發布的手機谷歌瀏覽器里的數據壓縮代理支持就是我們比較復雜的項目之一。我... 閱讀全文
posted @ 2014-03-24 17:47
dai.sp
閱讀(360)
評論(0)
推薦(0)
摘要:
[原文鏈接]我收集各式各樣的至理名言。最近我一直在研究敏捷軟件開發;有收獲嗎?下面就是能夠指導敏捷軟件開發團隊的26條核心原則。用例一完全能夠運行后再開發用例二。廚房里有一種說法正好可以印證這個問題:“做好一盤菜后你再做下一盤”. 對于軟件開發來說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人們喜歡并行開發多個任務。因為不可避免的,我們設計的功能中總會有一部分會被放棄砍掉,如果提前開發,很可能做無用功。 一次只開發一個用例(或很少幾個用例,這根據你的開發團隊的大小而定); 讓這個用例功能完整; 讓相應的測試用例都能通過; 相應的文穩都補齊; 只有在當前的用例完全開發完成后,才做為一個整體提交到版本庫,才進行下一個用例。 閱讀全文
posted @ 2014-03-24 17:24
dai.sp
閱讀(174)
評論(0)
推薦(0)
摘要:
[原文鏈接] 本周在歐洲舉行的TheServerSide Java研討會上,ThoughtWorks的架構師和著名講演人Neal Ford 指出那些只靜止的依賴于一種專門的技術的人會在幾年之內被淘汰出局。 他談到了19世紀的馬蹄鐵匠,那時候干這種工作看起來是穩定而且有前景的職業,直到有一天科技進步(汽車的出現)導致了整個行業被淘汰。 我對Neal的這些話頗有感受。 當我還是大學教師、教授面向對象編程的時候,我有一個成年學生是個真正的C語言編程高手。 事實上,他的專長是使用Borland Turbo C 3.0。 當他很費力的去領悟C++和Smalltalk和這類語言后面所代表的含義時,他竟.. 閱讀全文
posted @ 2014-03-24 17:21
dai.sp
閱讀(135)
評論(0)
推薦(0)
摘要:
[原文鏈接] 人類心理學研究中的一個基礎支撐科目就是分析人的潛意識和意識。 弗洛伊德是最早的一位能夠清楚的認定和描述我們的心理活動“領域”的人。 在他這著名的一生的早期,他就指出我們的意識里分“潛意識”,“前意識”,“意識”。 如 果我們想能清楚他們分別跟我們的思想、感覺、認知、判斷和動機(這這些在我們每天的生活,職業生活中都是關鍵因素)有什么關聯,我們可以把我們自己描述成 一個冰山。 冰山的尖端,唯一能從水面看到的一部分,可以當作是我們的的意識。 它是有邏輯、有組織的,我們可以控制它,但這部分很小。 這龐大的水下的部分是我們的意識不到的。 它們是無組織、無邏輯、無關聯的,但它們取能決定我.. 閱讀全文
posted @ 2014-03-24 17:18
dai.sp
閱讀(169)
評論(0)
推薦(0)
摘要:
[原文鏈接]爛程序員會說什么?誰是爛程序員? [ku6video id='892dBHzZyB_Qe7zm5XENPg..'] 閱讀全文
posted @ 2014-03-24 17:07
dai.sp
閱讀(93)
評論(0)
推薦(0)
摘要:
[原文鏈接] 最近國內外都在流行一個詞叫Full Stack,中文翻譯過來叫全棧工程師,也叫全端工程師。微博上很多專業人士都在討論全端工程師,有贊有毀的。我對全端工程師的定義是:掌握多種技能,并能利用多種技能獨立完成產品的人。打外比方,全棧工程師就是一個能獨立蓋一幢10層小洋樓的人,而普通工程師,則是可以和一群人蓋一幢摩天大樓的人。至于要掌握哪些技能,我覺得這個要跟從事的行業與技術方向有關,做互聯網的和做軟件的是不一樣的,即使是做互聯網的,后端也可以分為很多種技術流派。8/2定律在哪都適用,全棧工程師就是掌握20%常用技能的人,但這20%的技能會有80%的幾率被用到,剩下那80%不常用的,讓. 閱讀全文
posted @ 2014-03-24 11:14
dai.sp
閱讀(201)
評論(0)
推薦(0)
摘要:
[原文鏈接]全棧工程師,也叫全端工程師,英文Full Stack developer。是指掌握多種技能,并能利用多種技能獨立完成產品的人。1、價值 全局性思維 現代項目的開發,需要掌握多種技術。互聯網項目,需要用到后端開發、前端開發、界面設計、產品設計、數據庫、各種移動客戶端、三屏兼容、restFul API設計和OAuth等等,比較前衛的項目,還會用到Single Page Application、Web Socket、HTML5/CSS3這些技術以及像第三方開發像微信公眾號微博應用等等。Web前端也遠遠不是從前的切個圖用個jQuery上個AJAX兼容各種瀏覽器那么簡單了。現代的We... 閱讀全文
posted @ 2014-03-24 11:14
dai.sp
閱讀(214)
評論(0)
推薦(0)
摘要:
[原文鏈接] 本文的作者Eliot Horowitz是MongoDB的創始人和技術總監。 在一個科技公司里,軟件技術經理用在編程上的時間應該不低于總工作時間的30%。無論是管理一個團隊,還是一個分部,還是整個公司,當技術經理用在編程上的時間低于30%時,他執行職責的能力就會發生嚴重退化。 我的這個斷言可能跟那些我看到的想成為團隊首領的軟件程序員們期望的情況完全相反。每次晉升,程序員們都期待花在編碼上的時間會大幅度減少,當從“leader”爬到“經理”職位時,就應該徹底脫離編碼活動。而且,他們期望以一種“動口/眼不動手”的方式來保持對代碼庫的熟悉。再上級的領導就跟編碼完全沒關系了(如果有的話.. 閱讀全文
posted @ 2014-03-24 11:08
dai.sp
閱讀(116)
評論(0)
推薦(0)
摘要:
[原文鏈接] 好長時間沒好好寫點東西了,前段時間由于項目的需要出差了一個多月,期間各種加班,每天晚上加班到十點,回到賓館實現是沒什么精力再寫博客了。有時間能靜下來寫點東西總是很好的一件事,如果寫技術方面的博客,不僅能給讀者提供一些解決問題的線索,也能加深自己對技術點的理解,如果寫的是自己對項目的感悟,也算是對自己所做的工作的總結。現在終于有時間寫點東西了,感覺還是不錯的。 今天這篇博客不是寫關于具體技術的,而是我對程序員怎樣學習和提高自己能力的一些感悟。我是今年7月初畢業的,離開學校后就直接進入之前實習的公司上班了。現在算來工作了也將近半年了,算上實習的時間,將近一年了。在這期間,參與了幾.. 閱讀全文
posted @ 2014-03-24 11:08
dai.sp
閱讀(219)
評論(0)
推薦(0)
摘要:
[原文鏈接] 一個故事 老張有一個林場,專門種植樹木,待樹木成材后銷到城里做家具。林場里有不少杉樹,長得都非常挺拔,偏偏不知怎的長了一棵歪脖子樹,長得倒是郁郁蔥蔥,偏偏造型奇特,別的樹都力爭上油,可這棵歪脖子樹不僅橫著長,還長得頗為怪異。老張幾次都想挖掉它當柴火燒,看它那怪異的造型又忍住了,心想等這批杉樹成材,一起砍掉吧。 一到晚上夜深人靜的時候,林場里就炸開了鍋,杉樹們極力取笑歪脖子樹。“你知道作為一棵樹,我們的終極目標就是成為有用之材嗎,你看旁邊那個,可以做梁柱,小歪脖子,你丫能干啥啊?”;"這個臭歪脖子樹,搶了我們的養分和陽光,長成這樣,完全是丟我們的臉,我呸!"。 閱讀全文
posted @ 2014-03-24 11:08
dai.sp
閱讀(123)
評論(0)
推薦(0)
摘要:
原文鏈接 這篇文章是我最近十天口語系列文章的合輯,文章比較長,一萬五千余字。但是系統化地歸納了自己十多年的英語尤其是口語方面的學習經歷與總結思考。我不是個純粹的英語專業學生,我甚至不是任何英語相關專業的學生,但是我和英語卻有著很多的故事,我對這門語言的學習與訓練有著沒由來的純粹興趣。雖然我從學校接受的教育與學術訓練主要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領域,但是在英語演講、辯論、口譯的場合偶爾能看見我年輕時的身影。在不同領域的體驗,讓我有機會轉換角度觀察,我的這篇合輯文章也會有帶有這樣的特點,希望我的文字能帶給您不同的思考。 由于文章是以連載的形式寫就,我在合輯中保留了一些帶有時間性質的語句,如昨天今天,.. 閱讀全文
posted @ 2014-03-24 10:25
dai.sp
閱讀(219)
評論(0)
推薦(0)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